第 1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2
[答案]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8 500(主營業(yè)務收入)+1445(銷項稅額)+(2 500-4 800)(應收賬款的本期減少額)+(300-200)(預收賬款的本期增加額)+3(收回已核銷的壞賬)=7 748(萬元);
注意:這里是以應收賬款的賬戶余額為基礎來計算的,所以對于計提的壞賬準備不用作為調整事項調整。
(2)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xiàn)金=3 080(主營業(yè)務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538.05(購買原材料所發(fā)生的進項稅額)+[(500+700)-(800+0)-225-90](存貨的增加額)+(380-800)(應付賬款減少數)+(320-215)(預付賬款的本期增加額)=3 388.05(萬元);
(3)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xiàn)金=(427.5-547.5)(應付職工薪酬減少額)+225(年末庫存商品中包含的工資及福利費)+1 800(本年銷售成本中包含的工資及福利費)+215(銷售費用中包含的工資及福利費)+管理費用中包含的工資及福利費185=2 305(萬元);
(4)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xiàn)金=(90-60)(年末商品成本中包含的支付的其他制造費用)+(720-480)(本年銷售成本中包含的支付的其他制造費用)+240(本期預付辦公樓租金)+30(支付的其他銷售費用)+84(支付的其他管理費用)=624(萬元);
(5)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xiàn)金=210(萬元);
(6)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xiàn)金凈額=(38-3)+(200-10)=225(萬元);
(7)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xiàn)金=350萬元;
(8)吸收投資收到的現(xiàn)金=0(萬元);
(9)取得借款收到的現(xiàn)金=300+850+1 000=2 150(萬元);
(10)償還債務支付的現(xiàn)金=(140+300-120)(短期借款本期減少額)+(250+850-1 100)(長期借款本期減少數)=320(萬元);
(11)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支付的現(xiàn)金
=(45-25)(應付股利本期減少額)+(15+22)(支付的短期借款的利息和支付的長期借款的利息)
=57(萬元)。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