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頁:答案部分 |
3.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按稅法規(guī)定,甲企業(yè)2010年應計提折舊=2400÷12=200(萬元),甲公司2010年實際計提折舊72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720-200)×25%=130(萬元)。
【該題針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0】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領用原材料成本=(1000×200+1200×300+1250×100)=685000(元)=68.5(萬元),新產(chǎn)品成本=68.5+21.5=90(萬元),新產(chǎn)品年末可變現(xiàn)凈值=76-6=70(萬元),因新產(chǎn)品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其成本,甲公司應為新產(chǎn)品計提跌價準備20萬元;剩余乙材料年末成本=400×1250=500000(元)=50(萬元),剩余乙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40萬元,因剩余乙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其成本,所以,剩余乙材料應計提跌價準備10萬元?傻挚蹠簳r性差異產(chǎn)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20+10)×25%=7.5(萬元)。
【該題針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1】
(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應交所得稅=[8000+(720-200)+(90-70)+(50-40)+10+20-2]×25%=2144.5(萬元)。
【該題針對“應交所得稅的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2】
(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2010年上述兩項業(yè)務產(chǎn)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發(fā)生額=130+7.5=137.5(萬元),所得稅費用=2144.5-137.5=2007(萬元)。
【該題針對“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3】
(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因所得稅核算方法變更,應調(diào)整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年初數(shù)。應調(diào)增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余額=1200×25%=300(萬元),2010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余額=300+137.5=437.5(萬元)。
【該題針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4】
4.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參考分錄:
借:固定資產(chǎn) 1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3.8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1
銀行存款 11.7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5
貸:營業(yè)外收入 15
【說明】為體現(xiàn)補價和交易雙方增值稅的差額,還可以將上述分錄分拆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 14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30
銀行存款 10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15
貸:營業(yè)外收入 15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3.8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1
銀行存款 1.7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的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6】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乙公司對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應確認的收益=140-(300-175)=15(萬元)。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的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76657】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