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計算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三、計算題,本題型共5小題。其中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該小題最高得分為8分;如果使用英文解答,須全部使用英文,該小題最高得分為13分。第2至5小題須使用中文解答,每小題8分。本題型最高得分為45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驟運算得數(shù)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百分數(shù)、概率和現(xiàn)值系數(shù)精確到萬分之一。
36D公司是一個高成長公司,目前公司總價值為20000萬元,沒有長期負債,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萬股,目前的股價為20元/股,該公司的資產(息稅前)利潤率12%,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現(xiàn)在急需籌集債務資金5000萬元,準備平價發(fā)行20年期限的公司債券,投資銀行認為,目前長期公司債的市場利率為10%,并建議該公司債券面值為1000元,期限20年,票面率設定為7%,同時附送10張認股權證,認股權證在10年后到期,到期前每張認股權證可以按20元的價格購買1股普通股。預計發(fā)行公司債券后,公司總價值年增長率為8%。假設行權前后總資產的賬面價值均為市價的90%。
要求:
(1)計算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
(2)計算發(fā)行公司債券后公司總價值、債務價值、認股權證價值;
(3)計算10年后行權前的每股市價和每股收益;
(4)計算10年后行權后的每股市價和每股收益;
(5)分析行權后對原有股東的影響;
(6)假設行權后按照市價出售股票,計算附帶認股權債券投資的內含報酬率,并說明這個債務資金籌集方案是否能夠被發(fā)行人和投資人同時接受;
(7)說明一下認股權證籌資的主要優(yōu)缺點。
已知:(P/A,10%,20)=8.5136,(P/F,10%,20)=0.1486,(F/P,8%,10)=2.1589
(P/A,10%,10)=6.1446,(P/F,10%,10)=0.3855,(P/A,9%,20)=9.1285
(P/F,9%,20)=0.1784,(P/F,9%,10)=0.4224,(P/A,8%,20)=9.8181
(P/F,8%,20)=0.2145,(P/F,8%,10)=0.4632
參考解析:
(1)每張債券的價值
=1000× 7%×(P/A,10%,20)+1000×(P/F,10%,20)
=70×8.5136+1000×0.1486
=744.55(元)
每張認股權證價值=(1000-744.55)/10=25.55(元)
(2)發(fā)行公司債券后,公司總價值=20000+5000=25000(萬元)
發(fā)行債券數(shù)額=5000/1000=5(萬張)
債務價值=744.55×5=3722.75(萬元)
認股權證價值=25.55×10×5=1277.5(萬元)
或:認股權證價值=5000-3722.75=1277.25(萬元)
(3)10年后認股權證行權前公司的總價值=25000×(F/P,8%,10)=53972.5(萬元)
每張債券的價值=1000×7%×(P/A,10%,10)+1000×(P/F,10%,10)=815.62(元)
債務價值=815.62×5=4078.1(萬元)
股東權益總價值=53972.5-4078.1=49894.4(萬元)
每股市價=49894.4/10000=49.9(元)
公司總資產=公司的總價值×90%=53972.5×90%=48575.25 C9元)
息稅前利潤=48575.25×12%=5829.03(萬元)
凈利潤=(5829.03-5000×7%)×(1-25%)=4109.27(萬元)
每股收益=4109.27/1000=4.兒(元)
(4)10年后認股權證行權收入=20×10×5=1000(萬元)
公司總價值=53972.5+1000=54972.5(萬元)
股東權益總價值=54972.5-4078.1=50894.4(萬元)
認股權證行權后普通股股數(shù)=1000+5×10=1050(萬股)
每股市價=50894.4/1050=48.47(元)
公司總資產=54972.5×90%=49475.25(萬元)
息稅前利潤=49475.25×12%=5937.03(萬元)
凈利潤=(5937.03-5000×7%)×(1-25%)=4190.27(萬元)
每股收益=4190.27/1050=3.99(元)
(5)由于認股權證的稀釋作用,導致該公司每股市價和每股收益均下降,原股東的財富減少,但公司債券利率卻從10%下降到了7%,公司財務風險減少了。
(6)假設附帶認股權債券投資的內含報酬率為k,則:
1000×7%×(P/A,k,20)+1000×(P/F,k,20)+10×(48.47-20)×(P/F,k.10)-1000=0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1000
當k=9%時,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
=70×(P/A,9%,20)+1000×(P/F,9%,20)+284.7×(P/F,9%,10)
=70×9.1285+1000×0.1784+284.7×0.4224
=937.65
當k=8%時,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
=70×(P/A,8%,20)+1000×(P/F,8%,20)+284.7×(P/F,8%,10)
=70×9.8181+1000×0.2145+284.7×0.4632=1033.64
利用內插法計算得:
(9%-k)/(9%-8%)=(937.65-1000)/(937.65-1033.64)
K=8.35%
由于計算出的內含報酬率低于債務的市場利率,所以,這個債務資金籌集方案不能被投資人接受。
(7)認股權證籌資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降低相應債券的利率,主要缺點是靈活性較小。
37甲公司目前有一個好的投資機會,急需資金1000萬元。該公司財務經理通過與幾家銀行進行洽談,初步擬定了三個備選借款方案。三個方案的借款本金均為1000萬元,借款期限均為五年,具體還款方式如下:
方案一:采取定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償還本金的還款方式,每半年末支付一次利息,每次支付利息40萬元。
方案二:采取等額償還本息的還款方式,每年年末償還本息一次,每次還款額為250萬元。
方案三:采取定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償還本金的還款方式,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每次支付利息80萬元。此外,銀行要求甲公司按照借款本金的10%保持補償性余額,對該部分補償性余額,銀行按照3%的銀行存款利率每年年末支付企業(yè)存款利息。要求:計算三種借款方案的有效年利率。如果僅從資本成本的角度分析,甲公司應當選擇哪個借款方案?
參考解析:
方案一:半年的利率=40/1000=4%,有效年利率=(F/P,4%,2)-1=8.16%
方案二:按照1000=250×(P/A,i,5),用內插法計算,結果=7.93%
方案三:有效年利率=(80-1000×10%×3%)/(1000-1000×10%)×100%=8.56%。
結論:甲公司應當選擇方案二。
【提示】方案三的實質是使用(1000-1000×10%)的資金,每年承受(80-1000×10%×3%)的費用,所以,有效年利率=(80-1000×10%×3%)/(1000-1000×10%)。
38D公司生產和銷售甲、乙兩種產品,產品的單位售價分別為2元和10元,邊際貢獻率分別是20%和10%,全年固定成本為45000元。
要求:
(1)假設全年甲、乙兩種產品預計分別銷售50000件和30000件,試計算下列指標:
、儆娩N售額表示的盈虧臨界點;
、谟脴I(yè)務量表示的甲、乙兩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
、塾媒痤~表示的安全邊際;
、茴A計利潤。
(2)如果增加廣告費5000元可使甲產品銷售量增至60000件,而乙產品的銷量會減少到20000件。試計算此時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并說明采取這一廣告措施是否合算。
參考解析:
(1)甲產品的銷售比重=2×50000/(2×50000+10×30000)×100%=25%
乙產品的銷售比重=1-25%=75%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25%×20%+75%×10%=12.5%
、倬C合盈虧臨界點銷售額=45000/12.5%=360000(元)
②甲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360000×25%÷2=45000(件)
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360000×75%÷10=27000(件)
、劬C合安全邊際額=400000-360000=40000(元)
、芾麧=40000×12.5%=5000(元)或=400000×12.5%-45000=5000(元)
(2)甲產品的銷售比重=2×60000/(2×60000+10×20000)×100%=37.5%
乙產品的銷售比重=1-37.5%=62.5%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37.5%×20%+62.5%×10%=13.75%
綜合盈虧臨界點銷售額=(45000+5000)/13.75%=363636.36(元)
利潤=320000×13.75%-(45000+5000)=-6000(元)
由于利潤小于0,所以采取這一廣告措施不合適。
39C公司為一般納稅人,購銷業(yè)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只生產一種產品。2011年相關預算資料如下:
資料一:預計每個季度實現(xiàn)的銷售收入(含增值稅)均以賒銷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內收到現(xiàn)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訖,假定不考慮壞賬因素。部分與銷售預算有關的數(shù)據如表1所示:
*說明:上表中“*”表不省略的數(shù)據。
資料二:年初結存產成品300件,各季末結存產成品分別為:一季度末500件,二季度末550件,三季度末500件,四季度末400件。產成品單位生產成本為145元。
資料三:預計每個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含增值稅)均以賒購方式采購,其中30%于本季度內支付現(xiàn)金,其余70%需要到下個季度付訖,假定不存在應付賬款到期現(xiàn)金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部分與直接材料采購預算有關的數(shù)據如表2所示:
要求:
(1)根據資料一確定表1中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值;
(2)根據資料一、資料二和資料三確定表2中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值;
(3)根據資料一、資料二和資料三,計算預算年度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的年末余額。
參考解析:
(1)A=58500×60%=35100
B=20800+35100=55900
C=58500×40%+117000×60%=93600
(2)D=2500+500-300=2700
E=2700× 5=13500
F=13500+640-440=13700
G=13700×10×(1+17%)=160290
H=10000+160290× 30%=58087
1=319761×70%+316485× 30%=318778.2
(3)應收賬款年末余額=140400× 40%=56160(元)(4季度含稅收入的40%)存貨年末余額=400×145+850× 10=66500(元)(包括產成品存貨和原材料存貨,不含稅)
應付賬款年末余額=316485×70%=221539.5(元)(4季度含稅采購金額的70%,要含稅)
40假設C公司股票現(xiàn)在的市價為20元,有1股以該股票為標的資產的看漲期權,執(zhí)行價格為15元,到期時間是6個月。6個月后股價有兩種可能:上升25%或者降低20%,無風險利率為每年6%,F(xiàn)在打算購進適量的股票以及借入必要的款項建立一個投資組合,使得該組合6個月后的價值與購進該看漲期權相等。
要求:
(1)確定可能的到期日股票價格;
(2)根據執(zhí)行價格計算確定期權到期日價值;
(3)計算套期保值比率;
(4)計算購進股票的數(shù)量和借款數(shù)額;
(5)根據上述計算結果計算期權價值;
(6)根據風險中性原理計算期權的現(xiàn)值(假設股票不派發(fā)紅利)。
參考解析:
(1)上行股價=20×(1+25%)=25(元)
下行股價=20×(1-20%)=16(元)
(2)股價上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25-15=10(元)
股價下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16-15=1(元)
(3)套期保值比率=期權價值變化/股價變化=(10-1)/(25-16)=1
(4)購進股票的數(shù)量=套期保值比率=1(股)
借款數(shù)額
=(到期日下行股價×套期保值比率一股價下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1+6%×6/12)
=(16×1-1)/(1+3%)=14.56(元)
(5)期權價值=購買股票支出一借款=1×20-14.56=5.44(元)
(6)期望報酬率=上行概率×上行時收益率+(1-上行概率)×下行時收益率
3%=上行概率×25%+(1-上行概率)×(一20%)
3%=0.45×上行概率一0.2
解得:上行概率=0.5111
下行概率=1-0.5111=0.4889
期權6個月后的期望價值=0.5111×10+0.4889×1=5.60(元)
期權的現(xiàn)值=5.60/(1+3%)=5.44(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