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計算題 |
第 7 頁:綜合題 |
第 9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1 頁:計算題答案 |
第 12 頁:綜合題答案 |
三、計算題
1、某企業(yè)擬進行一項固定資產(chǎn)投資,該項目的現(xiàn)金流量表(部分)如下:
現(xiàn)金流量表(部分)(單位:萬元)
年限 |
建設期 |
經(jīng)營期 | |||||
0 |
1 |
2 |
3 |
4 |
5 |
6 | |
凈現(xiàn)金流量 |
-1000 |
-1000 |
100 |
1000 |
(B) |
1000 |
1000 |
累計凈現(xiàn)金流量 |
-1000 |
-2000 |
(A) |
-900 |
900 |
1900 |
2900 |
折現(xiàn)凈現(xiàn)金流量 |
-1000 |
-943.4 |
89 |
839.6 |
1425.8 |
747.3 |
705 |
累計折現(xiàn)凈現(xiàn)金流量 |
-1000 |
-1943.4 |
-1854.4 |
-1014.8 |
411 |
1158.3 |
1863.3 |
要求:
(1)計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項目的數(shù)值。
(2)計算或確定下列指標:
、俨话ńㄔO期的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
、趦衄F(xiàn)值;
、郜F(xiàn)值指數(shù);
、茉擁椖繛楣驹黾拥呢敻。
【正確答案】:(1)計算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項目:
(A)=-2000+100=-1900
(B)=900-(-900)=1800
(2)計算或確定下列指標:
、侔ńㄔO期的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
=3+1014.8/1425.8=3.71(年)
不包括建設期的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
=3.71-1=2.71(年)
、趦衄F(xiàn)值=89+839.6+1425.8+747.3+705-1943.4=3806.7-1943.4=1863.3(萬元)
③現(xiàn)值指數(shù)=3806.7/1943.4=1.96
、茉擁椖繛楣驹黾拥呢敻=該項目的凈現(xiàn)值=1863.3(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投資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2、A公司正面臨設備的選擇決策。它可以購買8臺甲型設備,每臺價格8000元。甲型設備將于第4年末更換,預計無殘值收入。另一個選擇是購買10臺乙型設備來完成同樣的工作,每臺價格5000元。乙型設備需于3年后更換,在第3年末預計有500元/臺的殘值變現(xiàn)收入。
該公司此項投資的機會成本為10%;所得稅率為30%(假設該公司將一直盈利),稅法規(guī)定的該類設備折舊年限為3年,殘值率為10%;預計選定設備型號后,公司將長期使用該種設備,更新時不會隨意改變設備型號,以便與其他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diào)。
要求:分別計算采用甲、乙設備的平均年成本,并據(jù)此判斷應購買哪一種設備。
【正確答案】:甲設備:
購置成本=8000(元)
每年折舊抵稅(前3年)=[8000×(1-0.1)/3]×30%=720(元)
折舊抵稅現(xiàn)值=720×(P/A,10%,3)=720×2.4869=1790.57(元)
殘值損失減稅現(xiàn)值=800×30%×(P/F,10%,4)=240×0.683=163.92(元)
每臺平均年成本=(8000-1790.57-163.92)/(P/A,10%,4)=6045.51/3.1699=1907.161(元)
8臺設備的年成本=1907.161×8=15257.29(元)
乙設備:
購置成本=5000(元)
每年折舊抵稅=[5000×(1-0.1)/3]×30%=450(元)
每年折舊抵稅現(xiàn)值=450×(P/A,10%,3)=450×2.4869=1119.105(元)
殘值流入現(xiàn)值=500×(P/F,10%,3)=500×0.7513=375.65(元)
每臺平均年成本
=(5000-1119.105-375.65)/2.4869
=1409.484(元)
10臺設備的平均年成本
=1409.484×10=14094.84(元)
乙設備的平均年成本較低,應當購置乙設備。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固定資產(chǎn)更新項目的現(xiàn)金流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