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9年3月1日支付1650萬元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650
貸:銀行存款 1650
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65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00萬元(7500×20%)之間的差額150萬元屬于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商譽,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長期股權投資中確認留存收益100萬元,所以綜合考慮體現(xiàn)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商譽為50萬元。
借:盈余公積 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4)2009年3月1日支付1520萬元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520
貸:銀行存款 1520
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52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00萬元(7500×20%)之間的差額20萬元,應體現(xiàn)在長期股權投資中,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長期股權投資中確認留存收益100萬元,所以綜合考慮應確認留存收益80萬元,應沖減原確認的留存收益20萬元。
借: 盈余公積 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
貸:長期股權投資 20
P90【例4-16】A公司于20×5年2月取得B公司10%的股權,成本為900萬元,取得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84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重大影響且無法可靠確定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A公司對其采用成本法核算。本例中A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20×6年1月10日,A公司又以180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12%的股權,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120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按照B公司章程規(guī)定,A公司能夠派人參與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假定A公司在取得對B公司10%的股權后,雙方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B公司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900萬元,未派發(fā)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除所實現(xiàn)凈利潤外,未發(fā)生其他計入資本公積的交易或事項。
(1)20×6年1月10日,A公司應確認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8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18 000 000
(2)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
確認該部分長期股權投資后,A公司對B公司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700萬元,其中與原持有比例相對應的部分為900萬元,新增股權的成本為1800萬元。
、賹τ谠10%股權的成本900萬元與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840(8400×10%)萬元之間的差額60萬元,屬于原投資時體現(xiàn)的商譽,該部分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對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在原投資時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12000-8400)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360萬元,其中屬于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凈利潤部分90(900×10%)萬元,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調整留存收益;除實現(xiàn)凈損益外其他原因導致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270萬元,應當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36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700000
盈余公積 9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10000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