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風險調整折現(xiàn)率法:調后凈現(xiàn)值=∑[預期現(xiàn)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xiàn)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xiàn)值=實體現(xiàn)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xiàn)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xiàn)金返回線R= 上限=3*現(xiàn)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xiàn)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平均余額=日銷售額*平均收現(xiàn)期 占用資金=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77、折扣成本增加=新銷售水平*新折扣率*享受折扣比例-舊銷售水平*舊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顧客比例
78、訂貨成本=訂貨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進貨量*每次訂貨變動成本
取得成本=訂貨成本+購置成本=訂貨固定成本+訂貨變動成本+購置成本
儲存成本=儲存固定成本+儲存單位變動成本*每次進貨量/2
存貨總成本=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
K-每次訂貨成本 D-總需量 Kc-單位儲存成本 N-訂貨次數(shù) u-單價 p-日送貨量 d-日耗用量
79、經濟訂貨量(Q^*)= 總成本= 最佳訂貨次數(shù)(N^*)=D/Q^* 經濟訂貨量占用資金=Q^*/2*u 最佳訂貨周期=1/N^*
陸續(xù)進貨的Q^*= 總成本=
80、再訂貨點=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量+保險儲備缺貨量=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量
保險儲備總成本=缺貨成本+保險儲備成本=單位缺貨成本*缺貨量*N+保險儲備*Kc
81、放棄現(xiàn)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 式中:CD為現(xiàn)金折扣的百分比;N為失去現(xiàn)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數(shù),等于信用期與折扣期之差
82、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或=利息/本金
83、債券發(fā)行價格=面值/(1+市場利率)^n+Σ(利息/(1+市場利率)^n)=面值現(xiàn)值+利息年金現(xiàn)值
84、可轉換債券轉換比率=債券面值/轉換價格
85、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價)=發(fā)放前每股收益(市價)/(1+股票股利發(fā)放率)
86、銀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i(1-T) (當f忽略不計時)
式中:Ki-銀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籌資總額;T-所得稅稅率;i-利率;f-籌資費率
考慮時間價值的稅前成本(K): L(1-F)=Σ+[本金/(1+K)^n]
稅后成本=稅前成本*(1-T)
87、債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 式中:Kb-債券成本;I-每利息;
T-所得稅稅率;B-面值;i-票面利率;B0-籌資額(按發(fā)行價格);f-籌資費率
88、留存收益成本:股利增長模型=本年股利(1+g)/市價+g 風險溢價法=債務成本+風險溢價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風險報酬率+B(平均風險必要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89、普通股成本=[D1/P(1-f)]+g 式中:D1-第1年股利;V0-市價;g-年增長率
90、籌資突破點=可用某特定成本籌集到的某種資金額/該種資金在資本結構中所占的比重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