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341頁:“利潤分配的項目”與“利潤分配的順序”矛盾,“利潤分配的項目”中只包括“法定公積金”和“股利”兩項,是對“稅后利潤”而言的。但是“利潤分配的順序”中包括六項內(nèi)容,是對“稅前利潤”而言的。
342頁:倒數(shù)第6行,應該刪除“也叫除權日”(修改理由:正確的理解是:除權日和除息日是同一天,均為股權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同時把倒數(shù)第4行的“除息日:”改為“除息日:也叫除權日”
343頁:順數(shù)第11行,應該刪除“分配后公司的所有權結構沒有變化”
修改理由:分配現(xiàn)金股利之后,未分配利潤減少,所有權結構發(fā)生變化
349頁:
(1)順數(shù)第1行,把“和公益金分別為10%和5%”改為“10%”
修改理由: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定,不計提公益金了
(2)順數(shù)第3行,應該刪除“籌資的優(yōu)先順序是留存利潤、借款和增發(fā)新股”
修改理由:剩余股利政策下,按照目標資本結構籌資,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之間不存在籌資優(yōu)先順序
(3)順數(shù)第6-8行,應該把“可供分配……=64(萬元)”改為“需要籌集的權益資本=210×2/3=140(萬元),滿足投資所需的權益資本后剩余240-140=100(萬元)”
修改理由:提取的盈余公積金屬于保留盈余的一部分,按照原題答案,保留盈余=240-64=176(萬元)并不是140萬元。
(4)倒數(shù)第三段,刪除“出于經(jīng)濟上……因此,”
修改理由:剩余股利政策下,按照目標資本結構籌資,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之間不存在籌資優(yōu)先順序
(5)倒數(shù)第4行和第3行,把“180”改為“216”(修改理由:240×90%=216,或240-24=216,或參見08年財管教材236頁)
350頁:
(1)順數(shù)第9行和第16行,應該把“64”改為“100”
(2)順數(shù)第12行,把“盈余公積和公益金”改為“盈余公積”
(3)順數(shù)第14行,把“240×(1-10%-5%)+360=564”改為“240×(1-10%)+360=576”
351頁:倒數(shù)第3行,應該把“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改為“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354頁:
(1)順數(shù)第15行,應該把“現(xiàn)金股利不變”改為“市盈率不變”
修改理由:每股市價=市盈率×每股收益,只有在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每股市價才與每股收益同向、同比例變動
(2)倒數(shù)第12行,應該把“每股收益下降;但公司價值不變”改為“如果盈利總額和市盈率不變,則每股收益下降,但公司價值不變”
修改理由:只有在盈利總額不變的前提下,股數(shù)增加才會導致每股收益下降;如果盈利總額和市盈率不變,則每股市價也隨每股收益同比例下降,新的公司價值=新的股票市場價值=[原來的股數(shù)×(1+股票股利發(fā)放率)]×[原來的每股市價/(1+股票股利發(fā)放率)]=原來的股數(shù)×原來的每股市價=原來的公司價值,即公司價值不變。
另外,根據(jù)教材355頁內(nèi)容可知,在有些情況下,股票分割會導致股東財富增加(公司價值增加),由此可知,“股票分割之后,公司價值不變”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
355頁:順數(shù)第9行,應該把“每股市價也會因此而下降”改為“如果市盈率不變,每股市價也會因此而下降”
相關推薦:備戰(zhàn)2009年注會《財務管理成本》之企業(yè)價值評估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