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的初三學生來說,中考已在慢慢走近,而隨著期中考試的結(jié)束,學生們也對自己目前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理解,認識到了自己和中考的差距。相信他們迫切需要掌握行之有效的辦法,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nèi)較快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接下來,筆者就初中英語學科復習談談自己的看法。
吃透現(xiàn)有教材
初三畢業(yè)生使用三套英語教材:統(tǒng)編、牛津英語和新世紀英語。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利有弊。統(tǒng)編教材對語法有較系統(tǒng)的歸納,而牛津英語和新世紀英語教材則含有大量的詞匯和閱讀。很多教師到了初三,就將重點全部放在了做練習、做試卷上,而對新課課文匆匆?guī)н^,甚至忽略不教,筆者認為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初三的課文不但題材多樣,而且課文中包含了大量有用的短語和初中階段所有的語法點,因此,學習課文的過程就是一個復習的過程。也有一些學校要求初三教師幾套教材一起教授,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教材雖然不同,但都是圍繞《大綱》編寫。與其在幾套教材中“疲于奔命”,倒不如吃透一套教材,讓復習在有的放矢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另外,畢業(yè)生們還應注意教師提供的有益的學習指導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往往是對怎樣進行復習最有效的。
巧過單詞關
豐富的詞匯是新教材的一大特點,而它又是學生和老師抱怨的一個“熱點”!渡虾V行W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對初中階段學生應掌握的詞匯量作了如下規(guī)定:初中畢業(yè)全體學生應達到的詞匯量為1800—2100個單詞。相比較而言,初中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詞匯量卻遠遠大于這個數(shù)字,那么畢業(yè)生又該如何把握好這兩者間的關系呢?筆者認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應該做個有心人,在當前既要學好課本,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又要對所學詞匯做一點區(qū)分。首先,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可以用筆在書上圈出,了解其意思和用法;其次,在《新課標》中規(guī)定達到的1800—2100個單詞中,有1400—1600個是核心詞匯,即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運用的詞匯。這些詞匯應被視為“重中之重”,考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針對這些詞匯,可以用熒光筆在課本上劃出單詞及其相關的結(jié)構(gòu),熟練掌握其用法;畢業(yè)生也可回顧近幾年的中考,對已涉及的詞語及其用法可用紅筆在課文中以著重號劃出,做到“心中有底”。相信經(jīng)過以上這“三步走”的步驟,考生們對于詞匯的復習應該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吧
通讀一本語法書
在新教材的推廣實施中,有教師反映新教材對語法知識點的編排不夠系統(tǒng),因此在復習階段,畢業(yè)生們最好能通讀一本語法書。但是在選擇有關語法書籍時,一定要選針對初中學生而寫的書籍,其中應包含對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語法知識點的系統(tǒng)、詳細的說明和解釋,并配以專項練習供考生進行操練,還應附有答案和要點說明或疑難解答以供核對,使畢業(yè)生不但能夠“知其然”,還能夠“知其所以然”。而對畢業(yè)生而言,如能用好、用足、用精一本語法書,對初中階段的語法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益處是很大的。
培養(yǎng)綜合能力
《新課標》對各學段學生應有的閱讀量也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就初中階段而言,學生累計應達到的課外閱讀量為26—28萬個單詞。對廣大畢業(yè)生而言,在詞匯、語法掌握好的基礎上,如能多閱讀些程度相當?shù)恼n外閱讀材料,不僅不會影響目前的學習,而且還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大大有益于今后的發(fā)展。我們提倡“愉快閱讀”,不是為完成作業(yè)而閱讀,而是帶著目的去閱讀,這樣,畢業(yè)生在閱讀文章時,才能夠有意識地鍛煉自己skimming(速讀)、scanning(搜索)和inferring(推理)等能力,以此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有效性,培養(yǎng)綜合能力。另外,在選擇閱讀材料時,畢業(yè)生們也應注意材料的多樣性,讓自己多接觸各種不同體裁、不同領域的文章,并且不妨挑選一些典型的文章來背誦,用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知識,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