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 型題 |
第 11 頁:參考答案 |
41. 生于頸部的有頭疽又稱( )
A. 頸癰
C. 頸發(fā)
B. 腦疽
D. 頸疽
E. 疽毒
42. 生于背部的有頭疽又稱為 ( )
A. 背癤
C. 發(fā)背疽
E. 癰疽
B. 背癰
D. 疽毒
43. “ 癰之大者”為發(fā), 生于足背部的稱 ( )
A. 足發(fā)
C. 香港腳
E. 足發(fā)背
B. 腳濕氣
D. 足疽
44. 癤的病變范圍一般是 ( )
A. 3 cm
C. 6 ~9 cm
E. 30 cm
B. 3 ~5 cm
D. > 9 cm
45. 下列不是癤的特點的是( )
A. 灼熱疼痛
C. 根淺突起
E. 易潰
B. 易膿
D. 膿出即爛
46. 以下不是疔的特點的是( )
A. 病勢急劇
C. 不會引起走黃
E. 發(fā)病在顏面、手足等部位
47. “ 疔”字初見于( )
A. 《 內經(jīng)》
C. 《 肘后備急方》
E. 《 外科正宗》
B. 易損筋傷骨
D. 迅速蔓延
B. 《 金匱要略》
D. 《 周禮》
48. “ 高梁之變, 足生大丁”源自( )
A. 《 外科正宗》
C. 《 內經(jīng)》
E. 《 劉涓子鬼遺方》
B. 《 諸病源候論》
D. 《 金匱要略》
49. “ 高梁之變, 足生大丁”中“ 丁”的含義是( )
A. 男丁
C. 竹釘
E. 補丁
B. 鐵釘
D. 疔瘡
50. 骨與關節(jié)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稱為 ( )
A. 流注
C. 關節(jié)疽
E. 有頭疽
B. 無頭疽
D. 流痰
編輯推薦:
2013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答疑精選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