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溫膽湯的功用是(。。
A.理氣化痰,溫膽和胃
B.燥濕化痰,清膽和胃
C.清化熱痰,降逆和胃
D.理氣化痰,寧心除煩
E.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27、烏梅丸的功用是(。
A.清熱燥濕,安蛔止痛
B.溫中祛寒,安蛔止痛
C.溫臟補虛,安蛔止痛
D.殺蟲消積,健脾清熱
E.燥濕健脾,消食驅蛔
28、川芎茶調散適用于(。。
A.氣虛頭痛
B.血虛頭痛
C.肝風頭痛
D.痰厥頭痛
E.傷風頭痛
29、某患者,初起發(fā)熱,繼而咽喉腫痛,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鼻干唇燥,呼吸有聲,似喘非喘,治宜選用(。
A.敗毒散
B.普濟消毒飲
C.瀉白散
D.黃連解毒湯
E.養(yǎng)陰清肺湯
30、下列各方中,組成藥物不含生姜的是( )。
A.小青龍湯
B.丁香柿蒂湯
C.溫經湯
D.炙甘草湯
E.吳茱萸湯
31、具有行氣導滯、攻積泄熱作用的方劑是(。。
A.保和丸
B.小承氣湯
C.枳實導滯丸
D.枳實消痞丸
E.木香檳榔丸
32、外有表證,內停水濕,癥見頭痛發(fā)熱,煩渴欲飲,水入即吐,水便不利,苔白,脈浮者,治宜選用(。。
A.五苓散
B.豬苓湯
C.苓桂術甘湯
D.藿香正氣散
E.以上均不適宜
33、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脾氣不足易導致肺氣升降出入失常
B.脾胃氣傷元不充
C.腎氣不足可引起水液氣化失調
D.肺失清肅則三焦不暢
E.氣病補脾不如補腎
34、下列哪項肺癰治療選方有誤(。。
A.初期用銀翹散
B.成癰期用千金葦莖湯
C.痰濁量多用葶藶大棗瀉肺湯
D.潰膿期用加味桔梗湯
E.身靜咳減膿少用桔梗杏仁煎(。。
35、下列對痰飲的論述哪項欠準確(。。
A.水液在體內運化輸布失常,停積某部
B.病機關鍵為肺脾腎氣化功能失調
C.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D.飲稠而痰清,頑痰生怪病
E.廣義痰飲包括溢飲、支飲、懸飲、痰飲
36、心悸病因病機除心虛膽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心陽不足,水飲凌心外,還有(。
A.瘀血阻絡
B.肝陽上擾
C.痰濁閉竅
D.脾氣不足
E.水火失濟
37、實證嘔吐不包括下列哪型( )。
A.外邪犯胃
B.痰飲內停
C.肝氣犯胃
D.飲食停滯
E.燥熱傷中
38、不能作為脅痛、胃脘痛、胸痹鑒別依據者為( )。
A.疼痛部位
B.病史
C.放射部位
D.體位影響
E.疼痛與時間關系
39、積聚治則要點不包括(。。
A.宜行氣活血化濕(初期)。
B.宜行氣化瘀消痰(中期)。
C.宜扶正祛邪(晚期)。
D.宜攻補兼施(全程)。
E.宜清里和表(初期)。
40、下列眩暈分型論治中,證候與方藥不適宜的是(。
A.肝陽上亢:天麻鉤藤飲
B.氣血兩虛:歸脾湯
C.腎精虧耗:左歸丸,右歸丸
D.痰濁中阻:二陳湯
E.瘀血阻絡:通竅活血湯
41、下列水腫分型證治中,選方有誤的是(。。
A.風水泛濫方選越婢加術湯
B.水濕浸漬方選五苓散合五皮飲
C.脾陽不振方選牛車腎氣丸
D.濕熱壅盛方選疏鑿飲子
E.瘡毒內侵方選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42、腎氣盛,天癸至的標志,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標志月經初潮的到來
B.標志月經周期開始建立
C.標志生殖機能已發(fā)育成熟
D.標志開始具有生殖能力
E.標志青春期到來
43、以下治療月經病諸法,除哪一法外均為常用之法(。
A.調理沖任法
B.養(yǎng)血調經法
C.補腎養(yǎng)肝法
D.疏肝健脾法
E.涼血止血法
44、氣虛所致的惡露不絕治法(。
A.補氣攝血
B.裕氣健脾
C.滋陰養(yǎng)血
D.補腎養(yǎng)血
E.養(yǎng)心健脾
45、治療癥瘕積塊應遵循( )原則。
A.破瘀務求其盡
B.瘀去過半則補
C.破瘀中病即止
D.破瘀宜猛宜峻
E.衰其大半而止
46、"陽脈之海"是指(。
A.督脈
B.沖脈
C.任脈
D.帶脈
E.以上均不是
47、下列各組織器官除哪項外均與足陽明經循行有聯系( )。
A.舌 B.鼻 C.眼 D.口 E.心
48、太沖穴定位在(。。
A.足背,第二、三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B.足背,第一、二趾縫間的接頭處
C.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D.足背,第三、四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E.足背,第四、五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49、下列各腧穴中,屬于腎經的腧穴有(。
A.云門
B.石門
C.關門
D.沖門
E.幽門
50、下述哪種體位不屬于常用體位(。。
A.俯臥位
B.側臥位
C.站立位
D.仰靠位
E.俯伏坐位
2007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網校新版課程全新推出!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課程輔導方案 | 精講班 | 報 名 | ||
主講 | 課時 | 試聽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基礎科目(一) (生物化學、醫(y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 |
李瑞生 | 40 | 試聽 |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基礎科目(二) (病理學、生理學、醫(yī)學免疫學) |
李群 曹惠君 李瑞生 |
40 | 試聽 |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專業(yè)科目(一) (內科學、婦產科學) |
徐教授、 李群、李玲 |
80 |
試聽 |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專業(yè)科目(二) (外科學、兒科學、精神病學、神經病學) |
肖老師 石老師 |
65 | 試聽 |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公共科目 (衛(wèi)生法規(guī)、預防醫(yī)學、醫(yī)學倫理學、醫(yī)學心理學) |
文老師 | 20 | 試聽 | ![]() |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