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肺炎的病因主要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1)感染因素常見的病原微生物為細菌和病毒。發(fā)達國家中小兒肺炎病原以病毒為主,發(fā)展中國家則以細菌為主。其中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是重癥肺炎的主要病因。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嬰兒衣原體感染有增多的趨勢。此外,臨床上小兒肺炎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者并不少見。
(2)非感染因素常見有吸人性肺炎、墜積性肺炎、過敏性肺炎等。
2.發(fā)病機制病原體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數(shù)經(jīng)血行人肺。當炎癥蔓延到細支氣管和肺泡時,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管腔變窄,導(dǎo)致通氣功能障礙;肺泡壁充血水腫,炎性分泌物增多,導(dǎo)致?lián)Q氣功能障礙。通氣不足引起缺氧和C02潴留,導(dǎo)致Pa02降低和PaC02增高;換氣功能障礙主要引起缺氧,導(dǎo)致Pa02降低,為代償缺氧狀態(tài)。患兒呼吸頻率加快,呼吸深度加強,呼吸輔助肌參與活動,出現(xiàn)鼻翼煽動和三凹征,同時心率也加快。
3.病理支氣管肺炎的病理變化,以肺組織充血、水腫、炎性浸潤為主。肺泡內(nèi)充滿滲出物,形成點片狀炎癥灶。若病變?nèi)诤铣善,可累及多個肺小葉或更廣泛。當小支氣管、毛細支氣管發(fā)生炎癥時,可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不張或肺氣腫。不同病原所致的肺炎病理變化不同:細菌性肺炎以肺實質(zhì)受累為主;病毒性肺炎以間質(zhì)受累為主,亦可累及肺泡。臨床上支氣管肺炎與間質(zhì)性肺炎常同時并存。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支氣管肺炎,以廣泛的出血性壞死、多發(fā)性小膿腫為特點。
特別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