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利水滲濕藥
88茯苓甘平,健脾滲濕。利水消腫,寧心尤適。
89薏苡除痹,清熱排膿。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90豬苓甘平,膀胱腎經(jīng)。利水滲濕,功強茯苓。
91澤瀉甘淡,利水消腫。滲濕泄熱,下焦稱崇。
92車前子寒,明目清肝。利水通淋,止瀉祛痰。
93滑石包煎,暑熱清爽。利水通淋,收濕斂瘡。
94海金沙寒,利尿通淋。功能止痛,排石尤靈。
95石韋微寒,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熱咳可卻。
96萆薢分清,利濕去濁。祛風除痹,功效顯卓。
97茵陳苦寒,利濕退黃。兼能止癢,解毒療瘡。
98金錢草淡,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99虎杖通便,解毒化痰。散瘀止痛,利濕退黃。
(七)溫理藥
100附子辛甘,止痛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力悍。
101干姜辛熱,散寒溫中。溫肺化飲,回陽脈通。
102肉桂助陽,引火歸原。溫通經(jīng)脈,止痛散寒。
103吳萸溫陽,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止瀉亦用。
104小茴香辛,療疝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散寒。
105丁香苦辛,降逆溫中。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106良姜功專,溫中散寒。止痛止嘔,服后自安。
107花椒味辛,內(nèi)外皆用。溫中止痛,止癢殺蟲。
(八)理氣藥
108陳皮辛苦,健脾理氣。燥濕化痰,嘔呃可醫(yī)。
109青皮辛苦,破氣疏肝。消積化滯,久瘧勿忘。
110木香苦溫,消食健脾。行氣止痛,后重瀉痢。
111沉香溫通,行氣止痛。納氣平喘,止嘔溫中。
112川楝子寒,行氣舒肝。止痛殺蟲,禿瘡勿忘。
113烏藥祛寒,辛開溫散。行氣止痛,溫腎縮泉。
114香附辛平,調(diào)經(jīng)止痛。疏肝解郁,理氣調(diào)中。
115佛手味甘,解郁疏肝。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116薤白辛苦,行氣導滯。通陽散結(jié),后重亦止。
117柿蒂甘平,歸入胃經(jīng)。降氣止呃,諸呃可停。
(九)消食藥
118山楂味酸,消食積滯。行氣散瘀,炒止瀉痢。
119神曲辛甘,消食除滿。食積外感,金石糊丸。
120麥芽平甘,回乳消脹。消食健胃,解郁舒肝。
121萊菔辛甘,降氣化痰。消食除脹,喘咳吞酸。
122雞內(nèi)金甘,消食健脾,軟堅消石,澀精止遺。
編輯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