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3 頁:B型題 |
>>> 2018年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藥學(xué)》基礎(chǔ)試題匯總
溫里藥
一、A1型題
1、常用于治療五更泄瀉的藥物是
A、丁香
B、附子
C、干姜
D、吳茱萸
E、小茴香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吳茱萸用于治療虛寒泄瀉。為治脾腎陽虛,五更泄瀉之常用藥,如四神丸。故此題的正確選項是D。
2、附子的歸經(jīng)為
A、心、肝、脾
B、心、脾、腎
C、心、肝、腎
D、心、脾、肺
E、心、腎、肺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附子:【性能】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3、既能溫中止痛,又能殺蟲,可用于蛔蟲腹痛、嘔吐或吐蛔的藥物是
A、干姜
B、吳茱萸
C、砂仁
D、小茴香
E、花椒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花椒:【功效】溫中止痛,殺蟲止癢。【主治病證】中寒腹痛,寒濕吐瀉;蟲積腹痛,濕疹,陰癢。
4、肉桂入煎劑、研末沖服時的劑量分別是
A、0.1~0.3g、0.5~1g
B、1~2g、0.1~1g
C、1~4.5g、1~2g
D、5~15g、3~6g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肉桂:【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
5、補氣養(yǎng)血藥中加入適量肉桂,其主要目的是
A、引火歸原
B、鼓舞氣血生長
C、散寒止痛
D、補而不滯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益氣血方中加入少量肉桂,可鼓舞氣血生長。故最佳的選項是B。
6、入湯劑宜后下的藥物是
A、附子
B、肉桂
C、干姜
D、吳茱萸
E、小茴香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肉桂:【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
7、具有溫腎陽,溫脾陽,溫通血脈,引火歸原功效的藥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吳茱萸
E、桂枝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肉桂:【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脈,引火歸原。
8、既能溫中回陽,又能溫肺化飲的藥物是
A、生姜
B、干姜
C、高良姜
D、炮姜
E、煨姜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干姜:【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guān)推薦:
萬題庫:中西醫(yī)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真題每日一練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