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師筆試輔導精華三十套
大陵的概述
大陵:
位置: 腕掌橫紋中點,當掌長肌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凹陷處。
《靈樞·本輸》:“掌后兩骨之間方下者也”;《針灸甲乙經(jīng)》:“在掌后兩筋間陷者中”、《千金要方》:“一云掌后第一橫紋后兩筋間”;《動功按摩秘訣》:“在手掌橫紋正中間”。
功效: 清心、寧神。
主治: 古代記述:心痛、心悸、心煩、胸中熱、胃痛、嘔吐、吐血、癲狂、{91}癥、喉痹、耳鳴、瘧疾、舌本痛、善笑不休、目赤黃、喘逆、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短氣胸痛、手攣不伸、瘡腫搔癢、指麻。
近人報道:心肌炎、胃炎、失眠、肋間神經(jīng)痛、腕管綜合癥。
方例: 短氣:尺澤、大陵。
喉痹嗌干:偏歷、大陵。
口氣:人中、大陵。
心痛:上脘、大陵。
小便赤如血:關(guān)元、大陵。
刺灸法: 直刺0.3~0.5寸,不宜過深,避免損傷正中神經(jīng)干。艾條溫灸10~15分鐘。
其它: 輸(土)穴;原穴。
曲骨的概述
曲骨:
位置: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lián)合上緣的中點處。
功效:
主治: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jīng)不調(diào),赤白帶下,痛經(jīng)。
方例:配腎俞、志室、大赫、關(guān)元、命門治陽萎、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腎俞、次髎、陰陵泉、蠡溝治陽萎、遺精、癃閉、淋癥、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關(guān)元、腎俞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guān)元、命門、陰交(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jīng)。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nèi)為膀胱,應(yīng)在排尿后進行針刺;可灸。
其它:任脈、足厥陰之會。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