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陶玉良
看了本文的網(wǎng)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guān)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jiān)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jié)構(gòu)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jīng)濟師 稅務師 醫(yī)學| 衛(wèi)生資格 醫(yī)師 藥師 [更多]
平胃散藥效說明
功效
燥濕健脾,消脹散滿。
適應癥
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惡心嘔吐,大便溏瀉,困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
禁忌
脾虛無濕或陰虛之人,癥見舌紅少苔,口苦而渴,或脈數(shù)者,都禁用。
方義
本方是燥濕祛痰,行氣健脾劑。蒼術(shù)燥濕健脾為君藥,厚樸除濕散滿為臣藥,陳皮理氣化痰為佐藥,甘草、姜、棗調(diào)和脾胃為使藥。大凡脾胃病變,只要屬于所謂脾胃濕滯,呈現(xiàn)胸腹脹滿、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膩主癥的,都可用它來治療,所以古人說它是“治脾圣藥”。后世有許多健胃方劑,都是從它擴展演變而來。
說明
平胃散所治脾胃不和,是由痰濕留滯,困遏脾胃,或感受山嵐瘴氣,或水土不服所致。脾胃被困,則升運和降失常,諸癥遂起。方中蒼術(shù)苦辛溫燥,最善燥濕健脾,故重用為君。厚樸苦溫芳香,行氣散滿,助蒼術(shù)除濕運脾,是為臣。陳皮理氣化滯,合厚樸以復脾胃之升降;炙草、姜、棗調(diào)補脾胃,和中氣以助運化,都是佐使。諸藥相配,共奏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功。用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潰瘍病及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等,均有一定療效。唯方中諸藥多苦辛溫燥,易耗陰血,故孕婦不宜。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