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3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血壓上升時,動脈管壁被牽張,位于頸動脈竇區(qū)和主動脈弓區(qū)的壓力感受器發(fā)出傳入沖動的頻率增加,到達中樞后使心迷走中樞興奮增強、心交感中樞和縮血管中樞抑制。中樞活動的變化分別通過心迷走神經、心交感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纖維傳到心臟和血管,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血管舒張,導致血壓下降。
3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竇神經傳入沖動興奮到達中樞神經,使得心交感中樞緊張性下降,心迷走中樞緊張性升高,導致心臟活動降低、心輸出量下降、外周阻力下降,最終導致血壓下降。當夾閉兔頸總動脈,這種傳入沖動被抑制,則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所以血壓會升高。
3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這三種調節(jié)中,神經調節(jié)作用最快,故選B。D是屬于體液調節(jié),比神經調節(jié)反應慢,故不選。
3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迷走神經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心肌細胞膜的M型膽堿能受體,可導致心率減慢,心房肌收縮能力減弱,心房肌不應期縮短,房室傳導速度減慢,即具有負性變時、變力和變傳導作用。
3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迷走神經節(jié)后神經元末梢釋放的遞質為乙酰膽堿(ACh)。心交感節(jié)后神經元末梢釋放的遞質為去甲腎上腺素。
3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交感神經:心交感神經興奮時,其節(jié)后纖維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上的腎上腺素能β1受體相結合,可使心率加快,興奮經房室交界的傳導速度加快,心房肌心室肌收縮力加強,結果導致心輸出量增加。
3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臟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節(jié)后纖維的支配。當交感神經興奮時,其節(jié)后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的β1受體后,引起心臟活動增強,導致心輸出量增多,引起動脈血壓升高。副交感神經經迷走神經干入心,當其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乙酰膽堿,與心肌細胞膜上的M受體結合,使心臟活動減弱,心輸出量減少,動脈血壓降低。
3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皮膚血管中縮血管神經纖維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內臟的血管次之,冠狀血管和腦血管中分布較少。
3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去甲腎上腺素也能顯著地增強心肌收縮力,使心率增快,心輸出量增多,但在完整機體給予靜脈注射去甲腎上腺素后,通常會出現(xiàn)心率減慢。這是由于去甲腎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顯增大而升高血壓的這一效應,通過壓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減慢,從而掩蓋了去甲腎上腺素對心的直接作用。
3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實驗證明內皮素是具有強烈而持久的縮血管效應和促進細胞增殖及肥大細胞的效應,并參與心血管細胞的凋亡。
血管緊張素Ⅱ在氨基肽酶或中性內肽酶酶解作用下生成七肽的血管緊張素Ⅲ和六肽的血管緊張素Ⅳ。血管緊張素Ⅲ和六肽的血管緊張素Ⅳ作為強烈的縮血管物質及醛固酮分泌的刺激物,調節(jié)血壓。(Ⅲ、Ⅳ比Ⅱ的縮血管更強)
4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體內各器官的血流量一般取決于器官組織的代謝活動,代謝活動越強,耗氧越多,血流量也就越多。器官血流量主要通過對關注該器官的阻力血管的口徑的調節(jié)而得到控制。除了有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機制外,還有局部組織內的調節(jié)機制。試驗證明,如果將調節(jié)血管活動的外部神經和體液因素都去除,則在一定的血壓變動范圍內,器官、組織的血流量仍能通過局部的機制得到適當的調節(jié)。這種調節(jié)機制存在于器官組織或血管本身,故也成為自身調節(jié)。比如劇烈運動時,肌肉的血流量就會速度加快、血流量加大。
4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兒茶酚胺對心肌細胞的生理作用:兒茶酚胺作用于心肌β1、β2受體,通過對G蛋白和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相繼激活,使細胞內CAMP水平升高,后者激活了PKA和促進細胞內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增加自律細胞的If內向電流,也能通過Ca2+通道磷酸化而加大Ca2+電流,以及加大K+電流的幅值。此題選C。
4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指數是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的每分輸出量,而每分輸出量=心率×每搏輸出量,所以,心指數[L/(min·m2)]= [心率×每搏輸出量(L/min)]/體表面積(m2)
4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對比不同個體的心泵功能時,需要用體表面積對心輸出量的實測值進行校正,得到單位體體表面積的心輸出量數值,稱為心指數。
4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安靜狀態(tài)下,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數為55%~65%。
4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影響射血分數增大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搏出量增大,另一個是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減小。心肌收縮能力增強,使得搏出量增大,進而引起射血分數增大。
4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腎臟是排泄水、鈉的主要器官。腎性水腫分為兩大類: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①腎炎性水腫:由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因而水、鈉排泄減少。腎炎性水腫時,由于水、鈉潴留,血容量常增多,血壓升高。此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可進一步加重水腫。②腎病性水腫則是由于大量血漿蛋白從尿中丟失,致血漿蛋白水平降低,血漿滲透壓下降,產生水腫。
4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輸出量是指每分鐘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動脈或肺動脈的血量(又稱心排血量)。左、右心室的輸出量基本相等。
4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冠脈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心肌活動。
4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PR間期(或PQ間期):是指從P波起點到QRS波起點之間的時程,為0.12~0.20秒。PR間期代表由竇房結產生的興奮經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到達心室,并引起心室開始興奮所需要的時間,故也稱為房室傳導時間;在房室傳導阻滯時,PR間期延長。
5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竇房結產生的興奮,按一定的途徑和時程,依次傳向心房和心室,這種電變化通過周圍的導電組織和體液傳導到身體表面。引導電極置于體表一定部位所記錄出來的心臟電變化的波形稱為心電圖。
5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是反映血管系統(tǒng)充盈程度的指標。是靜脈回心血量的一項影響因素。
5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右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壓稱為中心靜脈壓。中心靜脈壓取決于心臟靜脈壓的高低、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導致中心靜脈壓升高的因素有:①心臟射血能力減弱;②靜脈回流速度加快。
在血量增加,全身靜脈收縮或因微動脈舒張而使外周靜脈壓升高等情況下,中心靜脈壓都有可能升高。
5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臟收縮力為推動血液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提供動力,因而靜脈回心血量與心肌收縮力呈正變關系。心肌收縮力強,則射血較完全,心室舒張期室內壓就較低,對心房和靜脈內血液的抽吸力就較大,回心血量較多。
5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呼吸運動能促進靜脈回流,故稱為呼吸泵。吸氣時,胸腔容積增大,胸膜負壓值進一步增大,使胸腔內的大靜脈和右心房更加擴張,壓力也進一步降低,有利于外周靜脈內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故回心血量增加。在呼氣時,胸膜腔負壓減少,胸腔內大靜脈的跨壁壓減少,由靜脈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也就相應減少。
5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濾過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稱為有效濾過壓。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有效濾過壓為正值,表明液體濾出毛細血管的力量大于液體被重吸收入毛細血管的力量,則血漿被濾出生成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有效濾過壓為負值,表明液體濾出毛細血管的力量小于液體被重吸收人毛細血管的力量,則組織液回流入血。
5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右心衰竭時,靜脈回流受阻,毛細血管血壓升高,引起組織水腫。
5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右心衰竭主要表現(xiàn)為體循環(huán)淤血為主的綜合征。此時心輸出量減少,體循環(huán)淤血,靜脈壓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腫。
5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為右心心力衰竭時,心輸出量減少,導致腎臟灌注減少,從而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分泌系統(tǒng),引起腎臟的水鈉潴留。水鈉潴留使血管內血容量增加,目的是改善心輸出量,恢復正常腎灌注。然而由于心力衰竭存在,并不能增加心輸出量,靜脈內積存過量液體,導致壓力升高,進入組織間的液體增加。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
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綜合筆試精選試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