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白乏力病因機制
蒼白乏力是貧血的主要表現(xiàn),凡是貧血均可引起蒼白乏力,因此本節(jié)實際是介紹貧血。貧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單位體積中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shù)和(或)血細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血紅蛋白測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或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期低于100g/L,可診斷為貧血。
病因、發(fā)病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
1.紅細胞制造減少
(1)造血功能障礙即干細胞增生和分化異常:①造血干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范可尼貧血;②紅系祖細胞: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腎衰竭引起的貧血。
(2)造血原料缺乏或失利用 ①維生素B12缺乏、葉酸缺乏可導(dǎo)致巨幼細胞性貧血;②鐵缺乏或失利用:缺鐵性貧血和鐵粒幼幼細胞貧血。
(3)多種機制:骨髓病性貧血(如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性病性貧血。
2.紅細胞破壞過多
(1)紅細胞內(nèi)在缺陷:①紅細胞膜異常: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癥;②紅細胞酶異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丙酮酸激酶缺乏癥;③珠蛋白合成異常:鐮形紅細胞貧血、海洋性貧血、其它血紅蛋白病。
(2)紅細胞外在因素:①機械性:行軍性血紅蛋白尿、人造心臟瓣膜溶血性貧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②化學(xué)、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學(xué)毒物及藥物性溶血、大面積燒傷、感染性溶血;③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同種免疫性溶血病、藥物免疫性溶血性貧血;④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破壞增多,脾功能亢進。
3.丟失過多
(1)急性失血:失血性貧血
(2)慢性失血:缺鐵性貧血。
特別推薦:
2011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筆試)時間預(yù)測通知 關(guān)于2010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和方式的通知 2011年臨床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高頻考點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