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3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外科學歷年考點解析匯總
161.壞疽性闌尾炎術后5天,體溫上升,大便次數增多,里急后重,黏液便,診斷首先考慮:盆腔膿腫(2002)
162.男性,20歲,因闌尾炎穿孔行闌尾切除術已1周,體溫仍在38-39℃,腹脹,腹痛,尿頻,大便次數多。診斷首先考慮:盆腔膿腫(2003)
163.急性闌尾炎的體征中最有診斷意義的是:轉移性右下腹痛(2004)
164.診斷結腸癌最可靠的依據是:結腸鏡,并病理檢查(2005)
165.病人做臟管直腸周圍膿腫切開引流術后,最有可能出現:肛瘺(1999)
166.懷疑肛管直腸腫瘤,最簡單而重要的檢查是:直腸指檢(2000)
167.直腸癌手術能否保留肛門主要取決于:腫瘤離肛門緣的距離(2001)
168.距肛門5cm的直腸癌,最適宜的手術方式是: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2002)
169.內痔早期的典型癥狀是:無痛性、間歇性便后出血(2003)
170.直腸肛管檢查的常用體位不包括:右側臥位(2004)
171.男性,36歲,便血2年,初為排便后有少量鮮血滴出,無痛,便后出血自行停止,近半年來偶有塊狀物自肛門脫出,便后自行回縮,最可能的診斷是:內痔(2005)
172.選擇直腸癌手術方式的主要依據不包括:腫瘤病理類型(2000)
173.直腸指檢的常用體位不包括:右側臥位(2001)
174.女性,50歲,因便血2個月就診。直腸鏡檢查發(fā)現距肛緣4cm的直腸前壁有2cm×2cm腫塊,取活檢病理檢查為直腸乳頭狀腺癌,最佳的手術方式是: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2002)
175.有助于原發(fā)性肝癌早期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是:AFP測定(2003)
176.診斷原發(fā)性肝癌主要靠:甲胎蛋白升高+B超檢查(2004)
177.細菌性肝膿腫不應有:阿米巴原蟲感染史(2005)
178.男性,60歲。進行性消瘦、低熱、食欲不振伴右上腹脹痛3個月。查體: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肺檢查無異常,肝肋下1.5cm,劍突下4.Ocm可及。白細胞4×109/L,B超顯示肝右葉有直徑5cm的強回聲團塊,中央可見液性暗區(qū),正確的診斷是:肝癌(1999)
179.門靜脈高壓癥最危險的并發(fā)癥是: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2000)
180.下列屬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表現的是:脾大(2001)
相關推薦:
2013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必備高頻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