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3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舌神經阻滯麻醉效果:同側舌有燒灼、腫脹、麻木感,尤以舌尖部更為明顯,同時行下牙槽神經麻醉者,一般舌神經出現(xiàn)麻醉征象較下牙槽神經為早。
3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舌神經阻滯麻醉:
注射方法:在行下牙槽神經麻醉口內注射后,將注射針退出1cm,此時注射麻藥0.5~1ml,即可麻醉舌神經,或在退針時,邊退邊注射麻醉藥,直到針尖退至黏膜下為止。
麻醉區(qū)域:同側下頜舌側牙齦、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麻醉效果:同側舌有燒灼、腫脹、麻木感,尤以舌尖部更為明顯,同時行下牙槽神經麻醉者,一般舌神經出現(xiàn)麻醉征象較下牙槽神經為早。
3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全麻方法可分為:吸入麻醉、靜脈麻醉、基礎麻醉、靜脈吸入復合麻醉和全憑靜脈復合麻醉。
3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吸入麻醉:是指揮發(fā)性麻醉藥物進呼吸道吸入,通過肺-腦血液循環(huán),抑制中樞神經所產生的麻醉作用。常用的吸入麻醉藥物有:乙醚、氟烷、安氟烷、異氟烷、七氟烷和氧化亞氮等。氯胺酮是一具有鎮(zhèn)痛作用的靜脈全麻藥。
3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為了防止手術創(chuàng)口的血液、分泌物進入呼吸道,引起氣道梗阻,口腔頜面部手術行全身麻醉時,一般都要求經鼻腔或口腔插入氣管導管,再與麻醉裝置連接,實施機械呼吸及吸入麻醉。
3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由于單獨使用一兩種靜脈麻醉藥物常鎮(zhèn)痛不全,不良反應多,故通常將幾種靜脈麻醉藥物和全麻輔助藥物完全經靜脈聯(lián)合使用,稱為全憑靜脈麻醉。
3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全麻的準備和誘導麻醉前應準備好相關的麻醉藥品、急救藥品、麻醉及監(jiān)護設備等。
3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由于口腔頜面外科疾病的特點,如口底腫瘤、小頜畸形、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以及肥胖等,氣管插管困難的病例比較常見。
3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頰(頰長)神經阻滯麻醉區(qū)域及效果:同側下頜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頰側牙齦、黏骨膜、頰部黏膜、頰肌和皮膚。局部可有腫脹、麻木感。
4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腭大孔的表面標志:腭大孔位于上頜第三磨牙腭側齦緣至腭中線弓形凹面連線的中點,覆蓋其上的黏膜可見小凹陷,即為進針的標志。如第三磨牙尚未萌出則應在第二磨牙腭側。
4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注射方法:患者頭后仰,大張口,上頜(牙合)平面與地平面成60°角。注射針在腭大孔的表面標志稍前出刺入腭黏膜,往上后方推進至腭大孔,注入麻藥0.3~0.5ml。
4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法適用于上頜前磨牙、磨牙拔除術的腭側麻醉,腭隆凸切除術及硬腭部位的某些手術等,可能同時需配合其他阻滯麻醉或者浸潤麻醉。
4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時,注射麻藥不可過多,注射點不可偏后,以免同時麻醉腭中、腭后神經,引起軟腭、懸雍垂麻痹而致惡心或嘔吐。
4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表面麻醉:亦稱涂布麻醉,是將麻醉劑涂布或噴射于手術區(qū)表面,麻醉藥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經麻痹,以達到鎮(zhèn)痛效果的局部麻醉方法。本法適用于表淺的黏膜下膿腫切開引流,拔除松動的乳牙或恒牙,以及行氣管內插管前的黏膜表面麻醉。
4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面麻醉臨床應用較多的是2%~5%利多卡因和0.25%~0.5%的鹽酸丁卡因。也可采用6%~20%的苯佐卡因或1%的鹽酸達克羅寧行表面麻醉,但其麻醉作用不及丁卡因。
4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注射方法:病員大張口,下頜(牙合)平面與地面平行,將注射器放在對側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間,與中線成45°角。注射針應高于下頜(牙合)平面1cm并與之平行。按上述的刺入點標點進針2.5cm左右,可達下頜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經溝;爻闊o血,即可注入麻藥1~1.5ml。約5分鐘后,病員即感同側下唇口角麻木、腫脹,探刺無痛。
4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注射方法:病員大張口,下頜(牙合)平面與地面平行,將注射器放在對側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間,與中線成45°角。注射針應高于下頜(牙合)平面1cm并與之平行。按上述的刺入點標點進針2.5cm左右,可達下頜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經溝;爻闊o血,即可注入麻藥1~1.5ml。約5分鐘后,病員即感同側下唇口角麻木、腫脹。
4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眶下神經阻滯麻醉區(qū)域及效果:麻藥注入眶下管內的麻醉效果較眶下孔注射為好,麻醉區(qū)域亦較廣泛?梢月樽硗瑐认卵鄄、鼻眶下區(qū)、上唇、上頜前牙、前磨牙,以及這些牙的唇頰側牙槽突、骨膜、牙齦和黏膜等組織。
4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眶下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注射法:牽引上唇向前向上,注射針與上頜中線成45°角,于側切牙根尖相應部位的口腔前庭溝頂刺入,向上后外進針,即可到達眶下孔,但不易進入眶下管。
5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眶下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注射法:牽引上唇向前向上,注射針與上頜中線成45°角,于側切牙根尖相應部位的口腔前庭溝頂刺入,向上后外進針,即可到達眶下孔,但不易進入眶下管。
5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眶下神經阻滯麻醉口外注射法:注射時用左手示指捫得眶下緣,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針自同側鼻翼旁約1cm處刺入皮膚,使注射針與皮膚成45°角,向上后外進針約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時針尖抵觸骨面不能進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藥,使局部無痛,然后移動針尖探尋眶下孔,直到其進入眶下孔內,隨即注射麻藥1~1.5ml。注意注射針進入眶下管不可過深,以免傷及眼球。
5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鼻腭神經阻滯麻醉:將麻藥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經,由于該處組織致密,注射麻藥時需用較大壓力,一般注入量為0.25~0.5ml。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