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以下腫瘤中沒有角質形成的是
A.鱗狀細胞瘤
B.成釉細胞瘤
C.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D.多形性腺瘤
E.腺樣囊性癌
答案:E
解析:腺樣囊性癌由上皮和肌上皮細胞排列成管狀、篩狀和實性巢等不同的形態(tài),實性型團塊中心組織可出現(xiàn)變性、壞死。此題是口腔病理學的基礎內容,強調所涉及的幾種腫瘤的病理變化。
42. 腺樣囊性癌最常發(fā)生遠隔轉移的臟器是
A.腦
B.骨
C.肝
D.腎
E.肺
答案:E
解析:腺樣囊性癌的癌細胞易侵入血管而造成血行轉移,主要轉移到肺,也可轉移至骨、肝、腦。
43. 常發(fā)生神經(jīng)浸潤的涎腺腫瘤是
A.腺樣囊性癌
B.腺泡細胞癌
C.黏液表皮樣癌
D.囊腺癌
E.上皮-肌上皮癌
答案:A
解析:腺樣囊性癌常浸潤神經(jīng),甚至沿神經(jīng)展到相當遠的距離,并引起疼痛、麻痹等癥狀。此題是口腔病理學中的基礎內容,強調涎腺腫瘤的生物學行為。
44. 關于涎腺造影,下列描述不正確的為
A.涎腺造影一般只適用于腮腺及頜下腺
B.適用于涎腺急慢性炎癥
C.應做碘過敏試驗,碘過敏試驗陽性者禁忌
D.造影劑選用60%泛影葡胺
E.造影劑選用40%碘化油
答案:B
解析:涎腺急性炎癥期間為涎腺造影的禁忌證。
45. 涎石病好發(fā)于
A.下頜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小涎腺
E.唇腺
答案:A
解析:涎石病85%發(fā)生于下頜下腺,因為下頜下腺為混合性腺體,腺體分泌富含黏蛋白,較腮腺分泌液黏滯,鈣的含量也高出2倍,而且鈣鹽易沉積。另外其開口大,并位于口底而易受損傷,因此牙結石或其他異物易進入導管內,使唾液滯留濃縮,發(fā)生鈣鹽沉積形成涎石。
46. 關于全口義齒印模的敘述中,錯誤的有
A.根據(jù)取印模的次數(shù),可以分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B.根據(jù)取印模時患者張口或閉口,分為開口式印模和閉口式印模
C.根據(jù)取印模時是否對黏膜造成壓力,分為黏膜靜止式印模和黏膜運動式印模
D.二次印模法又稱聯(lián)合印模法,是指在患者口中制取兩次印模后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
E.用成品托盤所取印模為初印模,用個別托盤所取印模為終印模
答案:E
解析:先用印模膏或海藻酸鹽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用該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在其上制作個別托盤,然后再用終印模材料(流動性好的印模材料)取得精確度高的終印模。
47. 先天性雙側唇裂手術修復最適宜的時間是
A.生后即刻
B.3~6個月
C.6~2個月
D.1~2歲
E.2歲以后
答案:C
解析:先天性雙側唇裂手術修復最適宜的時間是6~2個月。
48. 下牙槽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注射點是
A.翼下頜皺襞中點
B.翼下頜皺襞中點外3~4mm
C.頰部三角形頰脂墊尖
D.下頜小舌
E.下頜小舌上方
答案:E
解析:下牙槽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注射點位于下頜小舌上方的下頜神經(jīng)溝內,故E正確。A為體表標志。B、C均為進針點,下牙槽神經(jīng)在下頜小舌上方進入下頜管,如將下頜小舌作為注射點會致麻醉失敗,故D錯。
49. 可摘局部義齒基托組織面不作緩沖的部位是
A.上頜結節(jié)頰側
B.上頜硬區(qū)
C.下頜隆突
D.磨牙后墊
E.內斜嵴
答案:D
解析:下頜義齒后緣應覆蓋磨牙后墊的前1/3~1/2,以形成良好的封閉固位作用。
50. 涎石癥以哪個腺體居多
A.腮腺
B.下頜下腺
C.舌下腺
D.唇腺
E.頰腺
答案:B
解析:下頜下腺主要分泌黏液,導管長而不規(guī)則,且導管開口于口底,異物容易進入,因此是涎石癥的好發(fā)部位。此題是口腔病理學的基礎內容,強調涎石癥的好發(fā)部位。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7年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精華考點試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