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A3/A4
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輪狀病毒腸炎(秋季腹瀉):
①多見于6個月~2歲嬰幼兒。
②秋冬季多見。
、燮鸩〖保0榘l(fā)熱、上感、嘔吐等癥狀。
④大便呈蛋花湯樣或無色水樣,無腥臭味,有少量粘液,鏡檢白細胞極少或無。大便次數(shù)多、量多、水多、色黃。
、轃o明顯中毒癥狀,腹瀉嚴重者可發(fā)生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蘅股刂委煙o效,自然病程病程約3~8天。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兒應診斷為輪狀病毒腸炎,現(xiàn)在是對癥治療,飲食治療,沒有必要再做大便鏡檢。
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產(chǎn)毒性大腸埃希菌腸炎:潛伏期1~2天,起病較急,病情輕重不一。大便呈黃綠色蛋花湯樣,有腥臭味,可發(fā)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大便鏡檢偶見白細胞。有腥臭味可以排除輪狀病毒腸炎。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據(jù)題干:有腥臭味,尿量極少,皮膚彈性差,前囟、眼窩明顯凹陷,四肢厥冷。可以診斷為:重度脫水。
脫水程度
輕度脫水:失水量為體重的5%(約每千克體體重50毫升)。由于身體內(nèi)水分減少,患兒會稍感到口渴,啼哭時眼有淚,有尿排出,檢查見患兒一般善良好,兩眼窩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內(nèi)側皮膚后回縮尚快。
中度脫水:失水量約為體重的5%~10%(每個克體重50~100毫升);純旱某鰺┰辏准と;中渴想喝水,水嬰兒四處找奶頭,如果得到奶瓶,會拼命吸吮;啼哭時淚少,尿量及次數(shù)也減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nèi)側皮膚后回縮慢。
重度脫水:失水量為體重的10%以上(每千克體重100~120毫升),患兒現(xiàn)為精神極度萎縮、昏睡,甚至昏迷;口渴非常嚴重,啼哭時無淚流出,尿量及尿次數(shù)明顯數(shù)少。檢查見患兒兩眼窩明顯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內(nèi)側皮膚后回縮很慢。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重度脫水伴循環(huán)障礙者,用2:1等張含鈉液20ml/kg,30~60分內(nèi)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
3、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音低鈍,心率160次/分,腹脹,腸鳴音弱提示可能存在低鉀,需明確,故查電解質。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如實驗室檢查支持我們對題干的判斷,則應補鉀治療。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同理選10%氯化鉀3ml/kg見尿補鉀。
4、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補液公式如下:
輕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該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應該是中度脫水。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出院后,建議家長提倡母乳喂養(yǎng),及時添加輔助食品,每次限一種,逐步增加為原則。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同程度脫水的臨床表現(xiàn)與判斷標準
指標 |
輕度脫水 |
中度脫水 |
重度脫水 |
失水量(%)(ml/kg) |
<5%(30~50) |
5%~10%(50~100) |
>10%(100~120) |
精神狀態(tài) |
稍差/略煩躁 |
萎靡/煩躁 |
淡漠/昏睡/昏迷 |
皮膚/黏膜 |
稍干燥/彈性好 |
明顯干燥/彈性差/蒼白 |
極干燥/彈性極差/花紋 |
前囟/眼窩 |
稍凹陷 |
明顯凹陷 |
深度凹陷 |
末梢循環(huán)/四肢 |
溫暖 |
稍涼 |
厥冷 |
血壓/休克征 |
正常/無 |
正常/無 |
下降/有 |
眼淚 |
有淚 |
淚少 |
無淚 |
尿量 |
稍減少 |
明顯減少 |
極少或無尿 |
5、
<1>、
【正確答案】 A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擴容階段:
重度脫水伴循環(huán)障礙者,用2:1等張含鈉液20ml/kg,30~60分內(nèi)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
相關內(nèi)容
小兒補液詳解通過題干可推出患兒是重度脫水,有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未告知體重。所以我們先估算體重。
小于6個月時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時體重=6+月齡×0.25
6個月時體重,暫估成7.5Kg
重度脫水第一天補液總量為=7.5×150或180=1125或1350
因有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故先要擴容,用2:1液,20ml/kg,大概要150ml。
故本題選A。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小兒補液詳解通過題干可推出患兒是重度脫水,有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未告知體重。所以我們先估算體重。
小于6個月時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時體重=6+月齡×0.25
6個月時體重,暫估成7.5Kg。
重度脫水第一天補液總量為=7.5×150或180=1125或1350
因有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故先要擴容,用2:1液,20ml/kg,大概要150ml。
故本題選E。
6、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診斷比較容易,病史+實驗室檢查,均支持低鉀血癥。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見尿后(有尿或來院前6小時內(nèi)有尿)應及時補鉀。按每日3~4mmol/kg(相當于氯化鉀200~300mg/kg),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相當于氯化鉀300~450mg/kg)。
7、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尿少,前囟、眼窩明顯凹陷是脫水表現(xiàn);皮膚花紋,肢冷,脈弱是外周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故為重度脫水。呼吸深長,精神萎靡,是酸中毒表現(xiàn)。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重度脫水失水量占體重的10%以上。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對于重度脫水的有明顯周圍循環(huán)障礙者應先快速擴容,20ml/kg等張含鈉液,30-60分鐘內(nèi)快速輸入。
8、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臨床表現(xiàn)
1.胎便排出延遲、頑固性便秘和腹脹 患兒生后48小時
內(nèi)多無胎便或僅有少量胎便排出,可于生后2~3天出現(xiàn)低位腸梗阻癥狀。以后即有頑固性便秘。嚴重者發(fā)展成不灌腸不排便。痙攣段愈長,出現(xiàn)便秘時間愈早,愈嚴重。腹脹逐漸加重,腹壁緊張發(fā)亮,有靜脈擴張,可見腸型及蠕動波,腸鳴音增強,膈肌上升引起呼吸困難。
2.嘔吐、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 由于功能性腸梗阻,可出現(xiàn)嘔吐,量不多,嘔吐物含少量膽汁,嚴重者可見糞樣液,加上長期腹脹、便秘使患兒食欲下降,影響營養(yǎng)
物質吸收致發(fā)育遲緩、消瘦、貧血或有低蛋白血癥伴水腫。
3.直腸指檢 直腸壺腹部空虛,拔指后由于近端腸管內(nèi)積存多量糞便,可排出惡臭氣體及大便。
X線檢查
(1)腹部立位平片:多顯示低位結腸梗阻,近端結腸擴張,盆腔無氣體。
(2)鋇劑灌腸檢查:其診斷率在90%左右,可顯示痙攣段及其上方的擴張腸管,排鋇功能差。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治療應進行根治手術切除無神經(jīng)節(jié)細胞腸段和部分擴張結腸
1.保守治療 ①口服緩瀉劑、潤滑劑,幫助排便;②使用開塞露、擴肛等刺激括約肌,誘發(fā)排便;③灌腸。
2.手術治療 包括結腸造瘺術和根治術。凡合并小腸結腸炎不能控制者;合并有營養(yǎng)不良、高熱、貧血、腹脹、不能耐受根治術者;或保守治療無效、腹脹明顯影響呼吸者,均應及時行結腸造瘺術,F(xiàn)多主張早期進行根治手術。
9、
<1>、
【正確答案】 B
<2>、
【正確答案】 D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重度脫水指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皮膚發(fā)灰或有花紋,彈性極差,眼窩和前囟深凹陷,哭時無淚,口唇黏膜極干,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所以該患兒診斷為重度脫水。血鈉正常范圍是130~150mmol/L。該患兒血鈉132mmol/L,所以為重度等滲性脫水。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特點為:多見于6個月~2歲嬰幼兒,秋冬季發(fā)病率高,起病急,常先有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并有嘔吐。大便為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常有脫水和酸中毒。大便鏡檢多無異常,偶有白細胞,可查到輪狀病毒。該患兒冬季發(fā)病,大便呈蛋花湯樣,無腥臭,故病原以輪狀病毒可能性最大。腹瀉病易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①腹瀉時攝入不足而脂肪氧化增加使酮體生成增多;②腹瀉丟失大量堿性物質;③脫水時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使組織缺氧導致無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積;④脫水時腎血流不足,尿量減少,酸性代謝產(chǎn)物潴留。
四、B
1、
<1>、
【正確答案】 B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脫水性質分為:①等滲性脫水:血清鈉為130~150mmol/L;②低滲性脫水:血清鈉<130mmol/L;③高滲性脫水:血清鈉>150mmol/L。高滲性脫水: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使腦細胞脫水時可引起一系列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癥狀,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導致死亡。腦體積因脫水而顯著縮小時,顱骨與腦皮質之間的血管張力增大,因而可導致靜脈破裂而出現(xiàn)局部腦內(nèi)出血和蛛網(wǎng)膜下出血。
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nèi)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出現(xiàn)腹瀉,除大便次數(shù)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fā)育。近年來發(fā)現(xiàn)此類腹瀉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添加輔食后,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潛伏期18~24小時。起病急,腹瀉頻繁,大便呈黏凍狀,帶膿血。常伴惡心、嘔吐、高熱、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現(xiàn)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休克。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壞死性腸炎:中毒癥狀較嚴重,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高熱,大便暗紅色糊狀,間出現(xiàn)典型赤豆湯樣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臥位X線攝片成小腸局限性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腸壁積氣等。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原發(fā)性者少見,多繼發(fā)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它是細菌侵襲腸壁和產(chǎn)生腸毒素所致。主要癥狀為腹瀉;輕癥日瀉數(shù)次,停藥后即逐漸恢復:重癥腹瀉頻繁,大便有腥臭味,呈黃或暗綠色,水樣,黏液較多,少數(shù)為血便?沙霈F(xiàn)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伴有腹痛和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如發(fā)熱、惡心、嘔吐、乏.力、譫妄,甚至休克。大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和成簇的革蘭陽性球菌,培養(yǎng)有金葡菌生長,凝固酶試驗陽性。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真菌性腸炎:常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伴鵝口瘡。大便次數(shù)增多,稀黃,泡沫較多,帶黏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菌落),偶見血便鏡檢可見真菌芽生細胞和假菌絲。做大便真菌培養(yǎng)進行鑒別。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