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lián)合用藥注意事項:兩藥聯(lián)用產(chǎn)生四種可能:無關、相加、協(xié)同、拮抗。
抗菌藥分四類:1、繁殖期殺菌劑:β--內(nèi)酰胺類 一、二合產(chǎn)生用增強作用
2、靜止殺菌藥:氨基苷類、多粘菌素等。 二、三增強或相加
3、速效抑菌藥: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類 及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一、三拮抗
4、慢性抑菌藥:磺胺類。 二、四可能無關
第三十六章 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
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具有殺菌活性,臨床適應廣、療效高、毒性低的優(yōu)點。毒性最低最有效。
改造后:1、作用時間延長 2、對酸性環(huán)境穩(wěn)定,可以口服 3、對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
4、對G菌和綠膿桿菌有效 5、對厭氧菌如脆弱桿菌有效
第一節(jié) 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作用機制
抑制細胞粘肽合成酶,阻斷細胞細胞壁粘肽合成。
第二節(jié) 青霉素類
青霉素:性質(zhì)穩(wěn)定,作用較強。能干擾細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與丙磺舒合用提高療效。
對G有強大的殺菌作用,為G感染首選。主用球菌、G桿菌及螺旋體所致各種感染。
青霉素V:不耐酶,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不易用于嚴重感染。
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特點為廣譜,對G細菌的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對G桿菌如流感、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沙門桿菌、草綠色鏈球菌作用較強,對克雷伯菌和綠膿桿菌無效。
應用: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腦膜炎、對重癥G桿菌感染病因未明不宜用。
羧芐西林(靜注)、替卡西林(肌注)、卡茚西林:對綠膿桿菌有效;瞧S西林:肌注。
哌拉西林:低毒、抗菌廣、強。對綠膿桿菌有較大抗菌作用。
第三節(jié) 頭孢菌素類
亦稱先鋒霉素類:特點是抗菌譜廣,對G菌敏感,對綠膿桿菌、厭氧菌不理想,過敏反應少,對酸和酶較穩(wěn)定。是殺菌劑。
作用:第一代:用于G細胞感染,常用頭孢唑啉,用于輕中度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第二代:肺炎、膽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其他組織器官感染。頭孢呋辛、頭孢克洛。
第三代:對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為首選,對軍團菌無效。
第四代:對G菌作用外,對G菌的作用增強,對酶穩(wěn)定,半衰期延長,無腎毒性。
不良反應:過敏、皮疹、藥熱。
第四節(jié) 非典型β--內(nèi)酰胺類
氨曲南:具有耐酶、對青霉素無交叉過敏。常作為氨基苷類替代品,與氨基苷類合用加強對綠膿桿菌和腸桿菌屬的作用。
克拉維酸:不可逆的競爭型抑制劑。 奧格門汀、替門汀 舒巴坦:(青霉烷砜)
亞胺培南:對大多數(shù)G和G需氧和厭氧菌等均有效,對酶穩(wěn)定。對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間一般無交叉耐藥性,可作為后兩者替代品。
第三十七章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克林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一、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搞生素
抗G菌,有紅霉素、麥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麥利霉素,羅紅霉素,阿齊霉素等。
為無色的弱堿性化合物,堿化尿液治療尿道感染,不易透過血腦屏障、經(jīng)膽汁排泄、毒性低。
紅霉素:不耐酸,同服碳酸氯氫鈉,食物與堿性阻礙藥物吸收,經(jīng)膽汁糞便排出。
作用:屬抑菌藥,與青霉素相似但略廣,對G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尤對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
機制:抑制敏感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發(fā)揮抑菌或殺菌作用。
應用:首選用于白喉帶菌者、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所致嬰兒肺炎及結(jié)腸炎、彎曲桿菌所致敗血癥或腸炎。是治療軍團菌最有效的首選藥,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
麥迪霉素:與紅霉素相似或稍弱,但對紅霉素耐藥菌有效。作為紅替代品,毒性較紅低。
乙酰螺旋霉素:主用于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和軟組織感染。
羅紅霉素、克拉霉素、阿齊霉素。
二、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取代林可霉素而常用?诜,不能透過血腦屏障、肝代謝,尿排泄。
作用:對G菌無效。紅霉素與克林霉素競爭結(jié)合部位,拮抗,不宜合用。對厭氧菌有廣譜抗菌作用,用于治療腹腔內(nèi)和盆腔混合感染及頭頸和下呼吸道厭氧菌感染。萬古霉素
三、多肽類抗生素 桿菌肽(供外用)、 萬古霉素(靜注)。
第三十八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一、氨基苷類:對G菌表現(xiàn)為殺菌作用,主用于治療G菌引起的感染,有慶大霉素、妥布霉素、西梭霉素和半合成的丁胺卡那霉素、及目前少用的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口服難吸收,可用于胃腸道消毒。肌內(nèi)注射吸收完全。綠膿桿菌只對妥布霉素、慶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鏈霉素主用于鼠疫桿菌和結(jié)核桿菌。
不良反應:耳毒性、腎毒性、神經(jīng)肌肉阻斷作用和過敏反應,鏈霉素的過敏反應僅次于青霉素。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