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蒸、煮、法都屬于水火共制的方法
蒸法:利用水蒸氣加熱藥物的方法,分清蒸和加輔料蒸。
煮法:利用水溫或藥汁的溫度加熱藥物的方法。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分為水煮、藥汁煮、固體輔料煮。
燀法:在沸水中短時間浸煮的方法。破壞酶,分離藥用部位和除去非藥用部位。
2、蒸、煮、法的目的(舉例)、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R |
目的 |
操作方法 |
注意事項 |
蒸法 |
a.改變藥物性能,擴大用藥范圍:地黃。
b.減少副作用:大黃。
c.保存藥效,利于貯存:黃芩、桑螵蛸。
d.便于軟化切片:西洋參、天麻 |
洗凈、大小分檔(質(zhì)地堅硬者潤透、輔料通蒸者拌勻)→籠屜或銅罐→隔水加熱至所需程度 |
a.液體輔料被吸盡再蒸制
b.先用武火,圓汽后文火;酒蒸時,要先用文火
c.注意火候,“上水”
d.注意不要將水煮干
e.有剩余液體輔料,拌入藥物后再進行干燥 |
煮法 |
a.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川烏。
b.清潔藥物:珍珠經(jīng)豆腐煮。 |
a.清水煮(武火煮)
b.藥汁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藥透汁盡)
c.豆腐煮 |
大小分檔,分別炮制。適當(dāng)掌握加水量。適當(dāng)掌握火力。煮好后出鍋,及時曬干或烘干。 |
燀法 |
a.保存藥效,除去非藥用部位:杏仁、桃仁。
b.分離不同的藥用部位:白扁豆。 |
多量沸水→投入藥物→燙至種皮膨脹→浸冷水→脫皮→干燥 |
沸水量要足,保證水溫。浸煮時間不宜過長。燀去皮后宜當(dāng)天曬干或低溫烘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