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方劑學》章節(jié)梳理匯總
第六單元 祛暑劑
一、概述
1.祛暑劑的適用范圍
凡以祛暑藥為主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療暑病的方劑,統稱祛暑劑。本章方劑,適用于夏月暑熱證。但由于暑病多兼表寒、濕邪及氣陰兩傷,故其治法又應隨證而變。若屬單感暑邪而病者,治宜祛暑清熱;兼表寒者,宜祛暑解表;兼濕邪者,法當清暑利濕;暑多傷氣,兼氣虛者,又當清暑益氣。
2.祛暑劑的應用注意事項
運用祛暑劑,應注意辨別暑病的本證、兼證及主次輕重。暑病病情各異,兼證不同,治法用方差異甚大。
六一散
【方源】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組成】 滑石六兩(180g) 甘草一兩(30g)
【用法】 為細末,每服9~18g。包煎,或溫開水調下,日2~3服。
【功用】 清暑利濕。
【主治】 暑濕證。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鑒別】
1.益元散,即本方加辰砂。功用:清心解暑,兼能安神。主治:暑濕證煩渴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小便不利。
2.碧玉散,即本方加青黛。功用:清解暑熱。主治:暑濕證兼肝膽郁熱,目赤咽痛;蚩谏嗌。
3.雞蘇散,即本方加薄荷葉末。功用:疏風解暑。主治:暑濕證兼微惡風寒,頭痛頭脹,咳嗽不爽。
上述三方均能祛暑清熱利濕,用治暑濕證。但一兼安神,一兼清肝,一兼解表,各有所長。
清暑益氣湯
【方源】 《溫熱經緯》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關注"執(zhí)業(yè)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藥師"
執(zhí)業(yè)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
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成藥學》考試章節(jié)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