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二》鑒定學重點匯總
天麻
【來源】 蘭科 天麻 塊莖。
【采收加工】 冬、春兩季采挖塊莖,除去地上苗莖,洗凈,除去粗皮,用清水漂洗,蒸透,敞開、低溫(60℃以下)干燥。
【性狀鑒別】
A. 呈橢圓形或長條形,扁縮而稍彎曲。
B. 頂端有紅棕色至深紅棕色干枯芽苞(習稱“鸚哥嘴”或“紅小辮”),或為殘留莖基;另端有自母麻脫落后的圓臍形疤痕。
C. 表面有潛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輪橫環(huán)紋及縱皺紋。
D. 質堅硬,不易折斷。
E. 斷面較平坦,角質樣。
F. 氣微,味甘。
以質地堅實沉重、有鸚哥嘴、斷面明亮、無空心者“(冬麻)” 質佳;
質地輕泡、有殘留莖基、斷面色晦暗、空心者“(春麻)”質次。
【理化】
粉末1g+水10ml 浸漬4h、振搖,過濾,濾液+碘試液3滴,顯紫紅色至酒紅色。
丁 香
【來源】桃金娘科 丁香 花蕾
【性狀鑒別】
呈研棒狀,花冠圓球形,花瓣4片,膜質,復瓦狀抱合,呈棕褐色至黃褐色,花瓣內有多數向內彎曲的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形,略扁,有的稍彎曲,紅棕色或棕褐色,萼先端四裂,裂片三角形,十字狀分開。
質堅實,富油性。
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入水則萼筒部垂直下沉。
【顯微鑒別】橫切面
1) 表皮細胞1列,具較厚的角質層和氣孔。
2) 皮層外側散有眾多徑向延長的橢圓形的油室,2~3列排成環(huán)狀。
3) 小型雙韌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外圍有少數中柱鞘纖維,厚壁,木化。內側為數列薄壁細胞構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腔隙。
4) 中央薄壁組織間散有多數維管束,環(huán)列,薄壁細胞含眾多細小的草酸鈣簇晶。
粉末
1) 油室,多破碎,分泌細胞界限不清,含黃色油狀物。
2) 纖維,大多單個散在,呈纖維梭形,頂端鈍圓,壁較厚,微木化。
3) 花粉粒,極面觀呈三角形,赤道面觀城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角端各有1個萌發(fā)孔,無色或淡黃色。
4) 草酸鈣簇晶,往往成行排列,存在于較小的薄壁細胞中。
【理化鑒別】丁香切片+3﹪NaOH的NaCl飽和溶液→油室內有針狀丁香酚鈉鹽結晶
相關推薦:
2014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一》中藥學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