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興奮子宮 妊娠子宮比未妊子宮敏感,臨產時及新產后最敏感。與縮宮素不同的是,麥角堿類作用強大而持久,稍大劑量即可引起子宮強直性收縮,且對子宮體和子宮頸的作用無顯著性差別。因此,不適于催產和引產。
2、收縮血管
3、阻斷α受體 產生該作用所需劑量大,且副作用多,無臨床應用價值。麥角新堿無此作用。
【用途】
l、子宮出血
2、產后子宮復原
3、治療偏頭痛:麥角胺
4、用于人工冬眠 氫麥角毒即海得琴,常與異丙嗪、哌替啶組成冬眠合劑,用于人工冬眠。
【不良反應】
注射麥角新堿可致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等,因此對妊娠毒血癥產婦的產后應慎用。偶見過敏反應,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長期應用麥角流浸膏(含麥角毒和麥角胺),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特別是患有肝臟和周圍血管疾患者更為敏感,故本類藥物不宜長期使用。
麥角制劑禁用于催產和引產、血管硬化和冠狀動脈疾病患者。
第三十五章 組胺和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H1受體阻斷藥
苯海拉明、撲爾敏(氯苯那敏)
【藥理作用】
1、阻斷平滑肌H1受體 能選擇性地阻斷組胺興奮H1受體所致支氣管、胃腸道等平滑肌收縮的作用,但對人的過敏性哮喘基本無效(因不能對抗慢反應物質等其他過敏介質)。對組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及水腫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但由于不能阻斷H2受體,故對組胺引起的舒張血管、降壓作用僅可部分對抗。不能對抗組胺興奮H2受體而促進胃酸分泌及興奮心臟的作用。
2、阻斷中樞H1受體 能阻斷組胺激動中樞H1受體而引起的覺醒反應,故本類藥物多有鎮(zhèn)靜、催眠等中樞抑制作用,偶也可使病人煩躁。其中樞抑制作用強度因個體敏感性和藥物品種而異,苯海拉明最強,撲爾敏、安其敏等最小。第二代受體阻斷藥如息斯敏、特非那定因不能通過血腦屏障,故無中樞抑制作用。
3、抗膽堿 由于結構及合成與抗膽堿藥相似,故本類藥物對中樞和外周多有溫和的抗膽堿作用,可使唾液腺及支氣管腺體分泌減少,且其中樞抗膽堿作用可能與其抗暈動癥及鎮(zhèn)吐有關。
4、其他 苯海拉明較明顯,但因局部刺激性較強而使其在這方面的應用受到限制。
【用途】
1、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但對支氣管哮喘幾乎無效。
2、暈動癥及嘔吐苯海拉明對暈動癥、妊娠嘔吐及放射病嘔吐均有止吐效果。
3、失眠
【不良反應】
最常見為嗜睡、乏力等中樞抑制現(xiàn)象,應避免服藥后駕駛車、船及高空作業(yè)?诟伞⒈忝、視力模糊等抗膽堿作用較少見。此外還有厭食、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及體位性低血壓。少數(shù)病人可產生失眠和煩躁不安,過量中毒可致驚厥。局部應用可致過敏性皮炎。
吡咯醇胺
第二代產品,作用強。
西替利嗪
起效快,無明顯抗膽堿、抗5-羥色胺的作用。中樞抑制作用較輕。
第三十六章 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
一、免疫抑制劑
環(huán)孢素A
口服吸收慢且不完全,血液中的藥物主要分布在血漿和紅細胞中,有明顯的肝腸循環(huán)。
對T-淋巴細胞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克服了以往免疫抑制藥選擇性不高,毒性作用強的缺點。對多種抗原引起的遲發(fā)型過敏反應、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均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誘導期和細胞分化早期,本品能抑制白細胞介素-2(IL-2)、r-干擾素和其他免疫傳遞因子的釋放。
大劑量的環(huán)孢素A也作用于B淋巴細胞,抑制抗體的形成。
由于環(huán)孢素A選擇性高,對骨髓造血細胞的毒性遠較其他免疫抑制藥為低,而且對對巨噬細胞和天然殺傷細胞的抑制作用較弱,因而對機體的一般防御功能影響不明顯。
環(huán)孢素A在臨床主要用于腎、肝、心臟移植以及皮膚、角膜、骨髓等移植物的抗宿主反應,可以同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還可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狼瘡、重癥肌無力、硬皮病、克隆病、甲亢等。本品無細胞毒作用,安全范圍較大。
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腎毒性,可致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劑量依賴性升高,但為可逆性,可用甘露醇等預防。其次可見一過性肝損傷、厭食、嗜睡、多毛癥、震顫、牙齦增生、惡心與腹瀉等癥狀。淋巴瘤發(fā)生率有增加趨勢。
二、免疫增強劑
左旋咪唑
系四咪唑的左旋體,具有免疫增強作用,能使受抑制的抗體形成細胞增加,抗體形成增加。左旋咪唑還能使受抑制的巨噬細胞和T細胞功能恢復正常,這可能與激活磷酸二酯酶,從而降低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內的cAMP含量有關。適量的左旋咪唑還能增強特異性淋巴細胞對腫瘤的細胞毒作用。
本品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所致的復發(fā)性和慢性感染,如復發(fā)性口唇皰疹、角膜皰疹等,可減輕癥狀,減少復發(fā),并使免疫力恢復正常,同時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肺癌和乳腺癌手術、化療和放療后用左旋咪唑可減低復發(fā)和轉移。還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性狼瘡等,用藥后癥狀均可得以改善。
不良反應少,可見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癥狀及全身不適等。偶有過敏反應,血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
卡介苗(BCG)
卡介苗又名結核菌苗,是牛結核分支桿菌的減毒活菌苗。本品有免疫佐劑作用,能增強與其合用的各種抗原的免疫原性,加速誘導免疫反應,提高細胞和體液免疫的功能;刺激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如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K細胞和NK細胞活性,從而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臨床常用于惡性黑色素瘤、白血病及肺癌,亦用于治療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等,可延長患者的存活期。黑色素瘤是用BCG治療最多的一種實體瘤。
白細胞介素-2(IL-2)
IL-2由抗原或多克隆激活劑(ConA、PhA)刺激的輔助性T細胞(Th)所產生,主要作用于淋巴細胞。它能作用于臨近的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促進其分化增殖。在抗惡性腫瘤、免疫缺陷病的治療和診斷方面有潛在的重要意義。
干擾素
干擾素是一種糖蛋白,具有高度的種屬特異性,動物INF對人體無效。干擾素除具有抗病毒和抗腫瘤作用外,尚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后者與給藥劑量、給藥時間關系密切。致敏前或大劑量給藥可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相反致敏后或小劑量給藥則可增加免疫功能。干擾素還能激活巨噬細胞和NK細胞,并能調節(jié)細胞表面抗原的表達。除用于病毒感染外,干擾素還用于治療腫瘤,對骨肉瘤、多發(fā)性骨髓瘤、腎細胞癌、卡波濟肉瘤等有效,多與其他療法并用。并能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臨床試用于AIDS的治療。
相關推薦:2010執(zhí)業(yè)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guī)模擬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