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年衛(wèi)生資格《外科主治醫(yī)師》復習筆記匯總
燒傷補液方法
1.前8小時輸入總量的一半,以后16小時輸入總量的另一半。面積大、癥狀重者需快速輸注,但對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卻應避免過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腫。第二個24小時輸液總量除基礎水分量不變外,膠體液和電解質(zhì)溶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輸注的半量。第3日靜脈補液可減少或僅用口服補液,以維持體液平衡為目的。低滲糖不宜過快,重癥病人補充碳酸氫鈉。
2.晶體液首選平衡鹽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癥和糾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選用等滲鹽水、5%葡萄糖鹽水等。膠體液首選血漿以補充滲出丟失的血漿蛋白,如無條件可選用右旋糖酐,羥乙基淀粉等暫時代替。全血因含紅細胞,在燒傷后血濃縮時不適宜,但深度燒傷損害多量紅細胞時則適用。
3.補液的監(jiān)測
、俪扇四蛄恳跃S持30~50ml/h為宜;
、谛穆<120次/分,收縮壓為90mmHg,脈壓20mmHg以上;
、酆粑胶;
、馨察o,無煩躁及口渴。
燒傷的面積計算
1.有四種估算方法:中國九分法、中國新九分法、十分法、手掌法。所謂九分法即按體表面積9%的倍數(shù)來估計體表解剖分區(qū)的面積,而十分法則按體表面積10%的倍數(shù)來估計體表解剖分區(qū)面積。手掌法是按傷員自身手掌并指面積作為體表面積的1%來估計。
2.目前多采用中國新九分法和手掌法相結(jié)合估計燒傷面積。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因頭部較大而下肢較小,因此在估算其頭頸部和下肢面積時,應在成人估計的基礎上加以校正。
熱燒傷
(一)燒傷是熱力(火焰、灼熱氣體、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損傷。由于電能、化學物質(zhì)、放射線等所致的組織損傷的病理和臨床過程與熱力燒傷很相近,因此臨床習慣上將它們都歸在燒傷一類。
(二)燒傷又稱灼傷。臨床上所稱燙傷只是指熱液或蒸汽等所致之燒傷,其臨床表現(xiàn)與火焰燒傷不盡相同。因而不能將所有原因所致之燒傷籠統(tǒng)稱為燙傷。
(三)無論平時或戰(zhàn)時燒傷,均以熱力燒傷最多見,占85%一90%以上。戰(zhàn)時主要為火焰燒傷(燃燒武器、炮彈爆炸及各種機動車、艦艇、飛機著火等);平時則以熱液燒傷較多。
(四)燒傷的病理變化
1、局部:皮膚粘膜細胞的變性、壞死
2、全身:循環(huán)血量減少、超高代謝、紅細胞丟失、免疫功能受損
如不及時正確處理,可發(fā)生休克且多為低血容量性休克、膿毒血癥(革蘭陰性細菌敗血癥)、肺部感染和急性呼衰、急性腎衰等嚴重并發(fā)癥導致MODF而死亡,其中休克是燒傷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關(guān)注"566衛(wèi)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nèi)部資料等信息!
衛(wèi)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wèi)生資格"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