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重點是改善肺泡通氣與換氣功能和預防手術后感染,如戒煙、霧化吸入、祛痰藥、體位引流或支氣管鏡吸出分泌物等。
2.術后護理
(1)維持呼吸道通暢:深呼吸、有效咳嗽與排痰、吸痰、霧化吸入等。
(2)維持生命體征:注意有無呼吸窘迫、血壓下降等。
(3)取合適體位:肺葉切除取平臥或左右側臥位;肺節(jié)切除或楔形切除避免術側臥位,最好選擇健側臥位;全肺切除術后1/4側臥位,以防縱隔移位和壓迫健側肺;血痰或支氣管瘺者取患側臥位并通知醫(yī)師;避免采用垂頭仰臥式,以防因橫隔上升而妨礙通氣。
(4)減輕疼痛增進舒適。
(5)維持液體平衡和補充營養(yǎng):嚴格掌握輸液量和速度防止肺水腫,全肺切除術后控制鈉鹽攝入量,24小時補液量控制在2000ml內,20~30滴/min;記錄出入量。
(6)活動和休息:鼓勵早期下床活動;進行手臂和肩膀運動預防術側肩關節(jié)僵直和失用性萎縮,麻醉清醒后即進行臂部、軀干、四肢的輕度活動,每4小時一次,術后第1天開始做肩臂主動運動,全肺切除術鼓勵病人取直立功能位。
(7)加強傷口護理。
(8)維持胸腔閉式引流通暢:按胸腔閉式引流常規(guī)護理,100~200ml/h血液考慮活動性出血立即通知醫(yī)師;全肺切除術后的胸腔閉式引流管一般呈鉗閉狀態(tài),目的是調節(jié)兩側的胸膜腔壓力,可酌情放出適量氣體或引流液以維持氣管、縱隔于中間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過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縱隔突然移位導致心臟驟停;術后24~72小時病情平穩(wěn)、無氣體及液體引流后可拔除胸導管。
【例題】
1.在肺癌患者的診斷中占重要地位的檢查是
A CT
B 胸部X線檢查
C 痰細胞學檢查
D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E 胸水檢查
正確答案:B
2.全肺切除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間歇排液的目的是
A 重建胸腔負壓
B 排出積氣
C 排出積液
D 調節(jié)兩側胸腔壓力
E 便于觀察病情
正確答案:D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