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年衛(wèi)生資格《初級護士》考試復習筆記20篇
股靜脈注射法
(1) 目的: 用于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采集血標本。
(2) 部位: 在股三角區(qū),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jié)連線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3) 操作步驟: ① 病人仰臥,下肢伸直,略外展,膝關節(jié)微屈,局部皮膚消毒,待干。② 2%碘酊和70%乙醇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然后在股三角區(qū)捫股動脈搏動或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jié)連線中點作股動脈定位。③ 再次消毒穿刺點及術者左手示、中指,術者左手手指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或45°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呈暗紅色血,表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根據需要抽血或注入藥物。④ 抽血或注射畢,拔針后立即用無菌紗布止血3~5分鐘,確認無出血,方可放松,脫手套。
(4) 注意事項: ①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防止感染。② 如抽出為鮮紅色血液,提示刺入股動脈,應立即拔出針頭,用無菌紗布緊壓穿刺處5~10分鐘,直至無出血為止。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護理
(1)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 ① 過敏性休克: 呼吸道阻塞: 胸悶、氣急伴瀕危感,由于喉頭水腫和肺水腫所致;循環(huán)衰竭: 面色蒼白,冷汗,發(fā)紺,脈細弱,血壓下降;腦缺氧: 頭暈,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煩躁不安,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② 血清病型反應: 發(fā)熱、皮膚瘙癢、蕁麻疹、腹痛、關節(jié)痛、淋巴結腫大等。③ 各器官或組織的反應: 皮膚反應: 皮疹(蕁麻疹)、皮炎,甚至發(fā)生剝脫性皮炎;呼吸系統(tǒng)反應: 哮喘(首發(fā)或者誘發(fā));消化系統(tǒng)反應: 腹痛便血。
(2) 青霉素過敏發(fā)生的時間: 過敏性休克可發(fā)生在做青霉素皮內試驗或注射藥物的過程中,或注射藥物后呈閃電式發(fā)生,也可以發(fā)生在用藥后數秒鐘或數分鐘內,也有發(fā)生在用藥后30分鐘左右,極少數病人發(fā)生于連續(xù)用藥的過程中。
(3) 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急救原則: 立即停藥,就地搶救,爭分奪秒。措施: ① 立即平臥(有利于腦部血液供應),保暖(循環(huán)衰竭),氧氣吸入。② 注射腎上腺素: 按醫(yī)囑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劑量為0.5~1.0ml,病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可每隔30分鐘再皮下或靜脈注射0.5ml,也可行氣管內給藥,直至病人脫離危險。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具有收縮血管、增強血管外周阻力、興奮心肌、增加心輸出量及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③ 呼吸抑制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肌內注射尼可剎米或洛貝林(山梗菜堿)等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準備氣管插管或配合進行氣管切開。④ 根據醫(yī)囑給藥: 激素、血管活性藥物、糾正酸中毒和抗組織胺類藥物等。⑤ 心臟驟停的處理: 立即胸外心臟擠壓,同時實施人工呼吸。⑥ 觀察與記錄: 密切觀察并記錄病人的意識、生命征、尿量變化,病人未脫離危險期不宜搬動。
關注"566衛(wèi)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wèi)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wèi)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