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7衛(wèi)生資格考試《初級中藥士》章節(jié)考點匯總
藥效學
一、藥物的基本作用
(一)藥物作用性質和方式
1.藥物的作用與效應
(1)藥物作用:是指藥物與機體組織間的原發(fā)(初始)作用。
(2)藥物作用的基本表現(xiàn)
、倥d奮:功能提高,活動增強。
、谝种疲汗δ芙档,活動減少。
2.藥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吸收作用,系統(tǒng)作用。
(二)藥物作用的選擇性和兩重性
1.藥理作用的選擇性
(1)概念:藥物有選擇地作用于機體的某些組織、器官,對其他組織無影響或影響小。
(2)意義:是臨床選藥的依據。選擇性高,藥理活性高,療效好
(3)選擇性是相對的。(鎮(zhèn)靜催眠藥)
2.藥物作用的兩重性
(1)治療作用: ①對因治療;②對癥治療。
(2)不良反應:
、俑弊饔茫核幬锉旧砉逃械模谥委焺┝肯鲁霈F(xiàn)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選擇性低的藥物副作用多見。
、诙拘苑磻核幬飫┝窟^大或用藥時間過長所引起的機體損傷性反應。
急性毒性:用藥后立即出現(xiàn)。多損害循環(huán)、呼吸和神經系統(tǒng)。
慢性毒性:長期用藥后出現(xiàn)。多損害肝、腎、骨髓、內分泌。包括“三致”。
、圩儜B(tài)反應:少數免疫反應異;颊,受某些藥物刺激后發(fā)生的免疫異常反應。
與毒性反應的區(qū)別:與劑量和療程無關;與藥理作用無關;不可預知。
、芎筮z效應:停藥后,血藥濃度降到閾濃度以下時殘存的效應。
⑤繼發(fā)作用:藥物治療作用所引發(fā)的不良后果。
⑥致畸作用:影響胚胎的正常發(fā)育而引起畸胎。在懷孕的頭三個月內用藥應特別謹慎。
二、受體理論
(一)受體的概念
1.受體:是存在于細胞膜、細胞漿或細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質、核酸、脂質等)能與特異性配體(藥物、遞質、激素、內源性活性物質)結合并產生效應。
2.配體或配基:與受體結合的特異性物質稱。
3.受點或位點:受體上能與配體相結合的活性基團。
(二)受體的特性
1.有飽和性、競爭性
2.特異性
3.可逆性
4.高親和性
5.結構專一性
6.立體選擇性
7.區(qū)域分布性
8.生物體存在內源性配體
9.亞細胞或分子特征
10.配體結合試驗資料與藥理活性的相關性
(三)受體的類型
根據受體在靶細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分類:3類
1.細胞膜受體
(1)如膽堿受體、腎上腺素受體、多巴胺受體、阿片(內阿片肽)受體、組胺受體及胰島素受體等;
(2)受體除分布于突觸后膜外,有些也分布于突觸前膜。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受體對藥物的親和力、敏感性和生理功能不同。
2.胞漿受體:位于靶細胞的胞漿內,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受體、性激素受體等。
3.胞核受體:位于靶細胞的細胞核內,如甲狀腺素受體存在于細胞漿或細胞核內。
根據受體蛋白的結構和信號轉導的機制分類
1.含離子通道的受體:受體直接與離子通道相偶聯(lián),配體與其結合后迅速引起細胞膜的電位變化而產生效應。如GABA受體。
2.G蛋白偶聯(lián)受體:受體與配體結合后,通過G蛋白改變細胞內第二信使的濃度,將信號傳遞至效應器而產生生物效應。
3.酪氨酸激酶受體:為跨膜蛋白,胞外部分與配體結合,胞內部分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或與酪氨酸激酶偶聯(lián)。如胰島素、生長因子、神經營養(yǎng)因子受體等。
4.調節(jié)基因表達的受體:細胞漿或細胞核內,也稱核受體。其配體多為親脂性小分子化合物,如甾體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甲狀腺素。
(四)受體調節(jié)
概念:受體與配體作用,其有關的受體數目和親和力的變化稱受體調節(jié)。
1.向下調節(jié)(衰減性調節(jié))和向上調節(jié)(上增性調節(jié))
(1)向下調節(jié):長期使用激動劑,如用異丙腎上腺素治療哮喘,可使受體數目減少,療效逐漸下降。
(2)向上調節(jié):長期使用拮抗劑,如用普萘洛爾可出現(xiàn)受體數目增加,突然停藥,可引起反跳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敏感性增高。
2.同種調節(jié)和異種調節(jié)
(1)同種調節(jié):配體作用于其特異性受體,使自身的受體發(fā)生變化。
(2)異種調節(jié):配體作用于其特異性受體,對另一種配體的受體產生調節(jié)作用。
衛(wèi)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wèi)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