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吸收是指從用藥部位轉(zhuǎn)運(yùn)至血液的過程。吸收的快與慢、多與少、易與難受藥物本身理化性質(zhì)、給藥途徑、藥物濃度、吸收面積和局部血流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脂溶性、小分子、水溶性、非解離型有機(jī)酸等藥物口服吸收較快而多;堿性藥物(如生物堿)則因在胃酸中解離而難以吸收;靜脈給藥、肺泡(氣霧劑)、肌注或皮下注射、粘膜、皮膚給藥的吸收速度依次遞減。而藥物濃度高,吸收面積廣、局部血流快可使藥物吸收加快。胃腸道淤血時則吸收減慢。在疾病治療過程中:
、儆盟幐淖兞宋改c道PH值,可影響藥物的解離度和吸收率。如應(yīng)用抗酸藥后提高胃腸道PH值。故同服弱酸性藥物,因解離增加而影響吸收;
、诟淖兾概趴栈蚰c蠕動速度的藥物能影響藥物的吸收,例如阿托品、普魯本辛可延緩胃排空,增加藥物的吸收;而甲氧氯普胺(胃復(fù)安)、多潘立酮(嗎丁啉)等能增加腸蠕動,從而減少了藥物在腸道中的吸收;
③藥物同服時,由于相互作用而影響吸收。如抗酸藥中的Ca2+、Mg2+、Al3+與四環(huán)素類同服,形成難溶性的配位化合物,而不利吸收。
相關(guān)推薦:
2014年初級藥士考試輔導(dǎo)匯總
2014年初級藥士/藥師考試輔導(dǎo)匯總
2013年初級藥士考試課后習(xí)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