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資格證兒科考點: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發(fā)生的血清膽紅素濃度過高而引起皮膚、黏膜、鞏膜和組織被黃染的癥狀。
1.新生兒黃疸分類
(1)生理性黃疸:即新生兒生后2~3天開始出現(xiàn)黃疸,4~5天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早產(chǎn)兒可延遲到3~4周,一般情況良好,稱“生理性黃疸”。血清膽紅素濃度一般在68.4~85.5mol/L,最高不超過220.5mol/L。
(2)病理性黃疸特點:出現(xiàn)早(生后24小時內(nèi))。黃疸程度重(血清膽紅素足月兒>220.5mol/L,早產(chǎn)兒>256.5mol/L);黃疸持續(xù)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chǎn)兒>3~4周)或退而復現(xiàn)或進行性加重。
2.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常見病 ①新生兒溶血癥;②新生兒敗血癥;③新生兒肝炎;④先天性膽道閉鎖。
3.處理原則、偕硇渣S疸常不需要特殊治療;②病理性黃疸則需盡快祛除病因;③及時給予光照療法、換血、輸入白蛋白或血漿、應用酶誘導劑等治療。
4.護理
(1)護理診斷:①潛在并發(fā)癥:膽紅素腦病。②知識缺乏。
(2)護理措施:①預防膽紅素腦病的護理:A.喂養(yǎng):提早哺乳;若母乳性黃疸應暫停母乳1~4天;B.保暖:避免低體溫;C.做好藍光療法的護理:藍光照射皮膚,能降低血清未結(jié)合膽紅素;D.做好換血療法的護理;E.按醫(yī)囑輸入血漿或白蛋白,給予苯巴比妥誘導;f.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預防缺氧、感染、脫水、低血糖、酸中毒的護理;g.觀察病情:觀察黃疸出現(xiàn)時間、進展及伴隨癥狀。觀察黃疸程度;在自然光下觀察皮膚;觀察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xiàn):注意有無拒食、吸吮力弱、嗜睡、肌張力減退、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等表現(xiàn)。②健康指導。
A1型題
1.以下關(guān)于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錯誤的是( )
A.早產(chǎn)兒膽紅素濃度<256.5μmol/LB.一般狀況好C.血清結(jié)合膽紅素<28μmol/LD.生后2~3天出現(xiàn)
E.足月兒黃疸持續(xù)時間不超過2周
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不包括( )
A.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B.食欲減退,體重下降C.出生后7~14天消退(早產(chǎn)兒可延至3~4周)
D.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最高不超過205.2μmol/L(12mg/dl)E.早產(chǎn)兒血清膽紅素濃度不超過256.5μmol/L(15mg/dl)
3.新生兒黃疸重要的護理診斷是( )
A.喂養(yǎng)問題B.膽紅素腦病C.有感染的危險D.體溫升高E.皮膚黃染
4.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原因不包括( )
A.病毒感染B.細菌感染C.血型不合D.母乳性黃疸E.新生兒脫水熱
5.新生兒生后24小時之內(nèi)出現(xiàn)黃疸,應首先考慮( )
A.新生兒肝炎B.新生兒溶血病C.先天性膽道閉鎖D.新生兒敗血癥E.母乳性黃疸
6.引起核黃疸的血清膽紅素濃度一般超過( )
A.10mg/dlB.12mg/dlC.15mg/dlD.20mg/dlE.25mg/dl
A2型題
足月新生兒,出生6天。生后第3天出現(xiàn)皮膚黃染,無發(fā)熱,精神狀態(tài)好,心肺(-),臍(-),血清膽紅素154μmol/L。正確的處理為( )
A.光照療法B.給予苯巴比妥C.輸白蛋白D.應用抗生素E.暫不需要治療
B型題
A.出現(xiàn)黃疸B.黃疸達高峰C.黃疸自然消退D.肝臟進行性增大E.肝功能損害
1.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常在7~14天( )
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多在4~5天( )
3.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常在生后2~3天( )
A.血清膽紅素≥85μmol/LB.血清膽紅素≤171μmol/LC.血清膽紅素≤205μmol/LD.血清膽紅素>256.5μmol/L
E.血清膽紅素>342μmol/L
4.早產(chǎn)兒病理性黃疸( )
5.足月兒生理性黃疸( )
6.當發(fā)生膽紅素腦病( )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