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稱為流產。發(fā)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稱早期流產,發(fā)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是導致流產最常見原因。停經、腹痛及陰道出血是流產的主要臨床癥狀。
2.流產不同階段的特征及處理原則
流產類型 |
臨床特征 |
處理原則 |
先兆流產 |
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妊娠產物未排出。 |
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減少刺激 |
難免流產 |
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宮頸口已擴張,但組織尚未排出。 |
應盡早使胚胎及胎盤完全排出 |
不全流產 |
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于子宮內,子宮小于停經周數 |
行吸宮術或鉗刮術,以清除宮腔內殘留組織 |
完全流產 |
妊娠產物已完全排出陰道,陰道流血逐漸停止,子宮接近未孕大小或略大,宮頸口關閉 |
如無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
稽留流產 |
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在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者 |
及時促使胎兒和胎盤排出 |
復發(fā)性流產 |
自然流產連續(xù)發(fā)生3次或3次以上 |
以預防為主 |
3.受精卵在子宮體腔外著床發(fā)育時,稱為異位妊娠。在異位妊娠中,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引起異位妊娠最主要的原因是輸卵管炎癥。
4.異位妊娠臨床癥狀有:停經、腹痛、陰道流血、暈厥與休克及腹部包塊。腹痛是患者就診的主要癥狀,未發(fā)生流產或破裂前,常為一側下腹隱痛或酸脹感;流產或破裂時,常突感一側下腹撕裂樣疼痛,隨后疼痛遍及全腹,甚至放射到肩部。
5.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者,下腹部有明顯壓痛和反跳痛,以患側為甚,輕度腹肌緊張;出血多時,叩診有移動性濁音;如出血時間長,在下腹可觸及軟性腫塊。流產或破裂者,陰道后穹隆飽滿,有宮頸抬舉痛或搖擺痛,是輸卵管妊娠的主要體征之一。子宮稍大而軟,腹腔內出血多時檢查子宮呈漂浮感。后穹隆穿刺是診斷異位妊娠簡單可靠方法。
6.凡在妊娠任何時期內羊水量過2000ml者,稱為羊水過多。由于胎兒因素導致羊水過多最常見的原因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道畸形。妊娠足月時羊水量少于300ml稱為羊水過少。
7.腹腔穿刺放羊水時應防止速度過快、量過多,一次放羊水量不超過1500ml,放羊水后腹部放置沙袋或加腹帶包扎,以防血壓驟降。
練習題
1.腹腔穿刺放羊水后,腹部放置沙袋或加腹帶包扎的目的是
A.避免腹痛
B.保護胎兒
C.防止血壓驟降
D.防止出血
E.避免流產
答案:C
2.孕婦,30歲,停經40多天,輕度腰酸,下腹疼痛,陰道少量出血2小時,檢查外陰陰道正常,宮口未開,子宮軟,大小與孕周基本相符,妊娠試驗陽性。最可能的診斷是
A. 難免流產
B. 不全流產
C. 完全流產
D. 先兆流產
E. 異位妊娠
答案:D
3.先兆流產與難免流產的主要鑒別點是
A. 宮頸口是否已開
B. 妊娠反應輕重
C. 腹痛程度
D. 妊娠試驗結果
E. 陰道流血時間
答案:A
4.孕婦,25歲,平素月經周期規(guī)律,現停經50天,1小時前突感右下腹劇烈疼痛,伴陰道出血。體檢:血壓100/50mmHg,陰道內有少量暗紅色出血,宮頸有明顯抬舉痛,后穹隆飽滿。為明確診斷應進一步進行的檢查是
A.尿HCG檢查
B.宮頸粘液檢查
C.腹部檢查
D.后穹隆穿刺
E.宮頸活體組織檢查
答案:D
5.羊水過少是指妊娠足月時羊水量少于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500ml
答案:C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2022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2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