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合作品談閻立本的繪畫特點?
答:閻立本繪畫代表了初唐美術的新水平,繪畫擅長人物肖像畫,歷史故事畫,多取材宮廷生活和歷史事件,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畢生密切適應著初唐鞏固政權的需要。歌頌帝國的強盛,成為初唐政治事業(yè)的頌歌,《秦府十八學士圖》《凌煙閣二十四開國功臣圖》是李世民表彰開國元勛。《步輦圖》標明唐太宗對民族團結、政權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的重現(xiàn),《歷代帝王圖》目的是通過聯(lián)想帝王的一些活動和對歷史的影響,以資統(tǒng)治者歷代借鑒,以上作品有鮮明的為政治服務的目的,成為初唐政治事業(yè)的頌歌。
3.隋唐五代時期美術發(fā)展的特點?
答:唐代是古代人物畫的盛期,在表現(xiàn)重大政治題材,反映貴族生活情態(tài),描繪多種道釋形象,及宗教題材等方面有重要成就,反映城鄉(xiāng)風俗也開始成為美術家所注意,在南北朝基礎上題材范圍進一步擴大。唐代美術毫不掩飾的表明要起成教化,助人倫的作品。通知集團曾多次組織大規(guī)模的政治性創(chuàng)造活動,宗教美術在前代民族美術融合的基礎上發(fā)展的更為成熟。貴族階層對美術需要增多,貴族的精神狀態(tài)及藝術審美愛好在美術中有著集中的體現(xiàn)。以山水花鳥為題材的繪畫創(chuàng)作開始活躍和山水花鳥專門畫家的出現(xiàn),反映了美術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擴大,荊浩、關同、董源、巨然、黃筌的下出現(xiàn)顯示了山水花鳥畫的成花素。唐朝美術超過了以前各代,是封建社會美術發(fā)展的又一高峰,對亞洲甚至歐洲某些國家的美術發(fā)展也產(chǎn)生相當?shù)挠绊憽?/P>
4.什么叫“青綠山水”?
答:展子虔。李思訓父子的細筆勾勒石青石綠為主的重彩,更突出表現(xiàn)了錦繡山川的壯麗,并有強烈的裝飾效果,被稱為“青綠山水”。
5.初唐時期山水畫的特點?
答:在南北朝山水畫萌芽的基礎上,逐漸擺脫了技巧的稚拙狀態(tài),山水擺脫了人物畫的附庸地位,作為獨立的對象出現(xiàn)在繪畫里,并且在圖繪深淺遠近構圖布勢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6.周昉人物畫的特點?
答:初效張萱,后則小異,衣紋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7.李思訓山水畫的特點?
答:描繪精工,設色富麗,青綠設色,注意情趣的表達,富有裝飾的效果,被古代奉為山水畫的典范。
8.王維山水畫特點?
答: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是盛唐著名詩人之一,兼音樂繪畫,自謂“當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晚年信佛,退居田園。所作山水簡淡清新,能作潑墨山水,亦有著色者。他的《輞wǎng川圖》與盧鴻的《草堂圖》被認為是書法恬tian淡閑居生活理想的代表作品。《雪溪圖》則是一幅古樸的小景。宋代蘇軾對王維給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價,對古代繪畫追求詩情畫意有啟迪作用。
9.周文矩人物畫特點?
答:繼承周昉的畫風,與顧閎中同為南唐畫院待詔,繪畫內容多表現(xiàn)皇帝官僚之間的游樂和宮廷仕女生活,形象刻畫更加細致入微。
10.黃筌花鳥畫的特點?
答:黃筌是西蜀宮廷畫家,長期供職畫院,作品多為應詔之作,表現(xiàn)題材是珍禽異花異鳥,在技法上用筆工整西您,賦彩濃艷,所謂雙鉤添色法,線色相容,幾乎不見墨跡,體現(xiàn)宮廷貴族趣味,被成為“黃家富貴”。
11.徐熙花鳥畫特點?
答:徐熙是南唐士大夫,為人性情放達,志節(jié)清高,他的花鳥畫,他的花鳥畫在題材上多為花禽、蔬果、草叢,表現(xiàn)它們天真的野趣,抒發(fā)了他士大夫的放達情懷。在形式上,以墨為主,先用墨線勾出形象,再施清淡色彩,用筆放逸,信筆揮寫,筆色不相隱映,具有清新灑脫自然的效果,被成為“徐熙野意”。
12.荊浩山水畫的特點?
答:他是五代重要的山水畫家,唐宋隱居太行山中,長期接觸北方的自然山川,并有很深的認識和感受,他的山水畫大多是畫大多是畫北方崇山峻嶺,峰巒疊嶂,氣勢雄偉壯觀,他在唐代發(fā)展起來的水墨山水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全景式構圖,自成一家之體,代表了五代時期山水畫的面貌,他的作品有《匡廬圖》。
13.董源山水畫的特點?或貢獻?
答:董源畫江南真山,畫面上山形圓渾,空氣濕闊,技法常用披麻皴、點子皴、皴擦點染結合,畫出了山川遠近、層次的變化,近視無功。作品有《瀟湘圖》《夏山圖》。董源的山水畫對元明清的山水畫有重要影響。
14.五代時期山水畫發(fā)展的概況?
答:五代是山水畫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唐代以水墨或青綠為主,在屏障上擇寫大山大水或松石的基礎上,一些畫家深入于大自然中,創(chuàng)造了真實生動的北方峻嶺和秀麗的江南山川,前者以荊浩、關同為代表,后者首推董源巨然。荊浩出身于士大夫,唐宋戰(zhàn)亂中在太行山隱居,善畫北方地區(qū)的崇山峻嶺,層巒疊嶂,代表作《匡廬圖》。荊浩的追隨者關同所繪北方山水更加概括生動,“筆愈減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代表作《山溪待渡圖》。董源善畫草木豐茂的江南山水。代表作《瀟湘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龍宿郊民圖》。董源的學生巨然“善為煙嵐氣象山川高曠之景”。代表作《萬壑松風圖》《秋風問道圖》。
15.五代時期花鳥畫的特點?
答:花鳥畫在當代基礎上適應宮廷貴族裝飾殿堂的需要,在西蜀和南唐有著進一步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黃筌和徐熙兩種風格,黃筌是西蜀宮廷畫家,長期供職畫院,作品多為應詔之作,表現(xiàn)題材是珍禽異花異草,在技法上用筆工整細膩,賦彩濃艷,所為雙鉤填色法。線色相容,幾乎不見墨跡,體現(xiàn)宮廷貴族趣味,被成為“黃家富貴,徐熙野意”,“不唯各言起志,蓋以寫目所習,得之手而應于心也”。由于作者反映的生活情趣和選取的題材不同出現(xiàn)了不同的風格,也標志著花鳥畫的進步。
16.歷代名畫記
答: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是繼謝赫《畫品錄》后出現(xiàn)的一步繪畫史論重要著述,是現(xiàn)存最早的具有繪畫通史性質的系統(tǒng)著述,此書共分十卷,論述源流發(fā)展及鑒藏,并輯錄從原始到會呂元年畫家傳記三百七十余人,成為后世研究古代繪畫的重要依據(jù),張彥遠在書中強調繪畫“成教化,助人倫:的教育作用和政治功能!墩摦嬃ā分幸詺忭嵣鷦訛樽罡邷蕜t并論述相互關系!墩擃欔憦垍怯霉P》從造型的真實生動出發(fā),強調“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指出南北朝以來形成客疏密二體都具有運思精微的長處,而對吳道子“脫落其凡俗”“筆不周而意先”尤為稱道。《師資南北傳授時代》中指出南北生活風習不同,繪畫描繪隨之而異,創(chuàng)作和欣賞都應“詳辨古今之物,商較土風之直”,描繪上務求合情合理。本書保留了大量史料,論述了歷史統(tǒng)治者對繪畫壟斷搜求及由于戰(zhàn)亂或政權更替造成了嚴重的散失,記錄了唐長安洛陽寺廟壁畫遺跡,探討了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和風格變化。
#其他:
五代人物畫中還發(fā)展了描繪田家風物的風俗性畫卷。
后周畫家郭忠恕以界面畫見長《明皇避暑宮圖》《江行雪雯圖》
南唐趙干——《江行初雪圖》
五代佚名畫家——《雪漁圖》
衛(wèi)賢——《舟車水墨圖》是風俗畫,《高士圖》
后主李煜yu《春江釣叟圖》
唐代的繪畫著錄、品評、史論之著作有:釋彥宗《后畫品錄》,李嗣真《續(xù)畫品錄》,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張懷《畫斷》,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