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保管期限表
一、作用
(一)能夠統(tǒng)一鑒定認識,避免人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鑒定有章可循。(表雖是主觀制度,但較接近于客觀)
(二)能夠保證鑒定工作質量。(表是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
(三)能夠提高鑒定工作的效率,加快檔案鑒定速度。(根據(jù)表把檔案對號入座,較為方便,速度又較快)
(四)可以防止任意銷毀檔案文件,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有保管價值的文件一般都歸入了保管期限表)
(五)立卷時可以據(jù)此考慮文件的價值,把具有相同價 值、聯(lián)系密切的文件材料組合在一起,不同價值的文件材料分開組卷,保證案卷質量,為日后進館復查打下了基礎。
二、類型
1、通用檔案保管期限表
2、專門檔案保管期限表
3、同系統(tǒng)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4、同類型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5、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三、保管期限
專門檔案的保管期限
1、人民法院的訴訟檔案分為永久、長期(60年)、短期(30年),刑事案件的證物不宜長期保管的至少也要保存十五(證物有些是檔案,有些則不是);案件的結案時間是終審判決結案后的第二年算起;檔案的銷毀是將其中的判決書、裁定書、調(diào)解書取了一份,按年度審判級別整理立卷、永久保管。
2、書稿檔案 其保管期限與文書檔案一致。
3、會計檔案 其保管期限分為兩種:
定期(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五年)、永久
其保管時間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會計檔案中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是和文書檔案一致的。
三、保管期限的劃分原則
(一)總規(guī)定: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分析和鑒別檔案內(nèi)容的現(xiàn)實作用和歷史作用,根據(jù)本機關(泛指)工作的需要和為國家積累歷史文化財富的需要,全面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準確地判定檔案的保管期限。
(二)具體的原則
1、凡是反映本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機關國家建設和歷史研究有長遠利用價值的檔案列為永久保管。
2、長期:主要是反映本機關一般工作活動,在較長時間內(nèi)對本機關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列為長期保管,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1)本機關一般工作問題的文件材料;一般會議的主要文件材料;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文件材料。
(2)直屬上級頒發(fā)的、屬于本機關主管業(yè)務、并且需要貫徹執(zhí)行的一般文件材料。
(3)下級機關報送的重要總結報告和統(tǒng)計報表等文件材料。
3、凡是在較短時間內(nèi)對本機關有參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到為短期保管
(1)本機關一般事務性的文件材料
(2)上級和同級機關頒發(fā)的非本機關主管業(yè)務,但要貫徹執(zhí)行文件材料。
(3)下級機關報送的一般工作總結、報告和統(tǒng)計報表等文件材料。
四、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要以保存本機關形成的文件材料為重點,永久和長期卷中上、下級文件也應有一定比重,全面估計和預測對檔案的需要,不能硬性劃分上、本、下級文件幾種保管期限的百分比。(實際工作中的有的作法是極形式主義的,不可取,不合理。)
(二)正確處理完整與精煉的關系:在完整的基礎上求精煉,不必過于強調(diào)少而精。
(三)對檔案的鑒定要相對穩(wěn)定,不宜反復進行。即文件鑒定之后,不到期則不再次鑒定。
(四)保管期限不宜劃分很精確的年度。
檔案鑒定工作制度和組織
一、檔案室工作制度和組織 成立鑒定小組
二、檔案館工作制度和組織 成立鑒定委員會
三、銷毀檔案的批準和監(jiān)銷制度
機關領導批準
主管領導機關批準
銷毀1949年前的檔案,須報國家檔案局。
兩人以上監(jiān)銷
四、銷毀
1、編制銷毀清冊 二、三份
2、立檔單位和全宗簡要說明
3、銷毀方法 “火燒”或“打成紙漿”
相關鏈接:
備戰(zhàn)2017年自考 八大學習方法值得學習※ 2017自考報考指導
各地2017自考時間安排匯總 ※ 各地2017年自考報名時間匯總(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