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寫作素材
實用寫作是指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處理公務或私事而使用的行政公文、事務文書以及個人應用文。這類文章的材料是事實及政策、法規(guī)等。所以應注重對政策、法令、規(guī)章、制度以及有關的情況、問題、事件、事實等素材的收集。
(一)積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理論知識。
要廣泛收集政治理論方面的素材,對政治理論書刊、黨報黨刊發(fā)表的理論文章、領導講話等,要采取“拿來主義”的辦法,為我所用。
(二)積累一定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必要的專業(yè)知識,以及相關輔助性知識。
有關的政策、法令、規(guī)章、制度,不僅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成為起草文件與處理問題的依據(jù),而且往往要寫進文件、文稿中,對此當然應該熟悉且有豐富的儲備。
(三)對本地區(qū)、本系統(tǒng)、本行業(yè)和本單位的基本情況要有足夠的了解。
如構建歷史、體制沿革、業(yè)務特點、員工素質和要求,乃至工資、福利、人際與家庭關系等,都應該有盡可能全面而細致的了解;對典型事例、先進人物的事跡,以及曾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也應了然于胸,同時做好對外單位、外地的工作經(jīng)驗的積累。
(四)對領導思路和觀點的積累。
每一位領導都有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和獨特的講話風格,要想增加領導對所寫文章的認同度,平時就要注重對領導觀點的收集,在文稿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領導平時常說的話、常講的觀點。
素材積累的方式
明白了素材積累的內容,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進行素材積累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可分為無意識積累與有意識積累。
(一)無意識“自動積累”(這個內容前面已講過)
(二)有意識“自覺積累”
所謂有意識“自覺積累”是指在遠期寫作方向或近期具體寫作目標的引導下主動獲取材料。通過深入生活,觀察感受,豐富實踐經(jīng)驗;通過閱讀理解書本知識,獲取間接經(jīng)驗與思想等,這些都屬于有意識的自覺積累。以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返膭(chuàng)作為例:海明威從4歲起就在湖海上釣魚,他喜歡駕著機動船與海風海浪搏斗,這些生活經(jīng)歷與直接體驗為他的寫作鋪墊了深厚的基礎,然而《老人與!返膶懽魉夭闹苯觼碓催是聽他人講的故事!跋矚g聊天”應該是海明威自覺搜集寫作素材的一種方式。
我國文學史上也有類似的例子。傳說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時,在路旁樹下擺上茶煙招待過路的陌生人,只求他們講故事。他還寫信給各地的朋友,請他們寫下自己的故事,終于完成了這部文言短篇小說名著。
一位研究者,平時讀書、查閱資料,或觀察、實驗、考察等,都是為學術寫作做準備,甚至畢生都在為證實某種科學假想以及著書立說努力著。一位辦公室秘書,了解本單位的歷史發(fā)展,學習政治理論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對本單位當下工作的開展也做到了然于胸,這是為公務寫作做準備。這些都屬于“自覺積累”素材的形態(tài)。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報名、自考成績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