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這是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論點之一。一切傳播媒介都能將傳播距離延伸到人類感官區(qū)域之外,并能延續(xù)感官的功能,因而他們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
麥克盧漢看來,一切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借用了英尼斯關于媒介偏倚性的觀點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發(fā)揮,提出了“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的論點。
1、“偏倚性”理論
英尼斯認為:文明的興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傳播媒介息息相關;一切文明都是靠對空間領域和時間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與之相關的是,任何傳播媒介不是具有長久保存的傾向性,便于對時間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遠距離運送的傾向性,便于對空間領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稱為“偏倚時間的”媒介,指后者稱為“偏倚空間的”媒介。
按照英尼斯的觀點:羊皮紙、粘土、石頭等媒介是可以長久保存的,但卻難于遠送。這些特點使之有助于控制時間,但卻不利于控制空間。因此這些媒介是“偏倚時間的”。紙張輕便,易于運送,但卻不如上述那些媒介那么便于長久保存,它是“偏倚空間的”!捌锌臻g的”傳播媒介傾向于現(xiàn)在和未來,有利于帝國的擴張、政治權(quán)威的加強、世俗制度的確立(權(quán)力之從教會移向國家)和科技知識的發(fā)展,F(xiàn)代的印刷媒介、電話、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均屬“偏倚空間的”媒介之列。
2、“感覺的平衡”理論
麥克盧漢提出“感覺的平衡”概念,指出:對于不同傳播技術(shù)的使用會影響人類感覺的組織,影響人與人的關系;媒介的影響會改變?nèi)祟惖母杏X生活,進而和社會的發(fā)展有關。他把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史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口頭傳播時期、文字印刷傳播時期、電子傳播時期。他提出,新的電子媒介延伸了人們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整個世界成了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