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語言符號是指信息傳播不以有聲語言和書面語言為載體,而借助直接打動(刺激)人的感覺器官的各種各樣的符號。它包括人的表情、手勢、神態(tài)、穿著、打扮以及擺設、建筑、環(huán)境和美術作品等等。
非語言符號有:體語、類語言、藝術。
1、體語(身體語言)。語言常常無法獨立于表情、姿勢及神態(tài)之外,人們對語言的了解,往往要靠這三者輔助。
2、類語言。它是人發(fā)出的有聲音而無固定語義的信息傳播,如各種笑聲、哭聲、嘆息、呻吟、叫聲等等。
3、藝術。這是非語言傳播的高級層次。自然語言可歸入推理符號,而藝術(繪畫、建筑、音樂、舞蹈等)則屬于表象符號。表象符號是一種非語言符號,用以表達語言符號所不能表達的情感意義。
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信息傳播,有各自不同的特點。①語言傳播是分離性的、階段性的。就是說,其過程由各個可以分離的部分(單詞、句子、短語等)組成。話說完了,文章寫成了,過程也就結束了。而非語言傳播則是連續(xù)性的,整個過程不可分割。②語言信息的傳遞只能經(jīng)過一個通道,是線性的。話只能一句句地講,不能兩句話同時講。電視中所謂“雙聲影畫”,也是指中、外兩種語言供收視者任擇其一。而非語言信息往往比語言信息可靠。因為人往往難以意識到自己在不斷地傳遞非語言信息,但卻往往能自覺地控制語言信息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