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師
一、復習建議
本章在歷年考試中,考點較多,所占分值較高,建議學員加強理解,重點掌握。從題型來講以名詞解釋題、簡答題的題型為主。
二、本章重要知識點
第一節(jié) 教師職業(yè)
「識記」
(一)教師的概念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指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1、教師是專業(yè)人員,這是就教師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2、教師的職責是教育教學。這是就教師的職業(yè)特質而言的。
3、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這是就教師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二)教師地位的含義
教師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師的社會地位,它是由教師在社會中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構成的。其中經濟地位主要是指教師這也在社會各職業(yè)中的經濟收入的地位,它決定了教師的職業(yè)聲望、職業(yè)吸引力和教師從事該職業(yè)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政治地位則體現(xiàn)了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評價以及教師在政治上應享有的各種待遇;文化地位體現(xiàn)了教師在掌握、傳承和展現(xiàn)文化中的地位。
「領會」
(一)教師專業(yè)化應具備的條件
1、具備專門的知識技能。
2、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核心理念的職業(yè)道德。
3、具有為學生和社會所公認的復雜知識技能權威和影響力。
4、具有充分自制和自律性,有正式的專業(yè)組織對行業(yè)服務、培訓及資格認定進行管理。
(二)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地位的根本途徑
首先,從社會和政府的角度上,應確保教師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
其次,從學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應確保教師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同時加強教師的培訓,以充分地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能夠獲得正常的晉升和學習提高的機會。
再次,從教師自身的角度看,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專業(yè)素質獲得社會的認同。
(三)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素質要求
1、文化素質與學科專業(yè)知識:
(1)具有所教學科的全面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首先,教師要對所教學的課程知識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實的掌握。
其次,在全面扎實掌握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精益求精。
再次,教師要在掌握所教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相關領域的知識。
(2)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華。
首先,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是充實和豐富教育教學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需要。
其次,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也是滿足中小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興趣和才能的需要。
再次,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也是指導學生課外、校外活動和生活的需要。
最后,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也能夠提高教師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
2、教育理論知識與技能:
(1)教師必須具有教育理論知識,并有把它運用于實踐的能力;(2)教師要具有觀察兒童和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3)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教師要具有運用教育機智處理各種突發(fā)問題的能力。
3、職業(yè)道德素質: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甘于在教師崗位上無私奉獻;(2)熱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的集中體現(xiàn);(3)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