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特質: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每人身上約有5-10個。
次要特質:個體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xiàn)出來。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主要貢獻在于提出根源特質。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并制定《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
A樂群性B聰慧性C情緒穩(wěn)定性E恃強性F興奮性G有恒性H敢為性I敏感性L懷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憂慮性Q1激進性Q2獨立性Q3自律Q4緊張性
認為每人身上都具備,只是不同人身上表現(xiàn)有程度上的差異。人格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量的差異上,可以對人格進行量化分析。
3.現(xiàn)代“五因素”特質理論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人格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達成共識,提出人格五因素模式。也稱大五人格,可通過MEO—R人格調查表測定。
、偾榫w穩(wěn)定性: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
、谕庀蛐裕簾崆椋缃,果斷,活躍,冒險,樂觀。
③開放性: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智能。
④隨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
、葜斏餍裕簞偃危瑮l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
二、人格類型說
起源于20世紀30-40年代,德。主要用以描述一類人與另一類人之間的心理差異。
德。施特恩把人格類型概括為三種模式:
1.單一型模式—T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征。
依據(jù)冒險行為的積極與消極的性質,法利:將T人格分為T+型(朝向健康、積極、創(chuàng)造、建設性的方向發(fā)展時)T-型(破壞性和消極的刺激行為,如酗酒,吸毒,暴力等反社會行為)
T+型又依據(jù)活動特點分為體格T+型(如極限運動員通過身體運動來實現(xiàn)追求新奇,不斷刷新動機)
智力T+型(從事科技創(chuàng)新的科學家或思想家,如在知識領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人)
2.對立型模式—內向與外向人格:是以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為指標的心理類型。
外向人格:共同特點:善于把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于外。心理活動指向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
內向人格:共點:善于隱匿豐富的內心世界,做事謹慎,情感內隱,藏而不露,深思熟慮,顧慮重重,不善交際,好內省,缺乏實際行動,適應環(huán)境困難。心理活動指向內心世界的人格特征。
確定內向或外向只是看哪種心理機制占優(yōu)勢。如兼具兩種,屬均衡人格,歸類為中間型。
3.多元型模式—陰陽五行說:春秋戰(zhàn)國時,《內經(jīng)》按陰陽強弱,把人分:
、偬帲憾嚓師o陽,其人格特征是,膽小,孤僻,多疑。
、谏訇帲憾嚓幧訇枺领o,節(jié)制,穩(wěn)健,嫉妒心強。
、厶枺憾嚓枱o陰,大膽,進攻,傲慢,暴躁。
、苌訇枺憾嚓栃£帲饴,樂觀,機智,隨和。
、蓐庩柶胶停宏庩枤夂,平靜,適應性強。
人格成因:
1.生物遺傳因素:
雙生子的研究被認為是研究人格遺傳因素的最好方法,提出研究原則:同卵雙生了既具相同的基因形態(tài),那他們之間的任何差異都可歸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而異卵雙生子的基因雖不同,但環(huán)境上相似,因此提供了環(huán)境控制的可能性。
艾森克,弗洛德魯?shù)?人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在外向和神經(jīng)質上的相似性要明顯高于異卵雙生子,在這兩兩項人格特征上具有較強的遺傳性。
根據(jù)研究: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異,通常在智力、氣質這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征上,較為重要;而在價值觀、信念、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系緊密的特征上,后天環(huán)境因素更重要。在個體發(fā)展過程中,人格是遺傳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影響人格發(fā)展方向及難易。
2.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fā)展,而這種相似性又具有一個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功能。使個人嵌入文化形態(tài)里。
其影響力因文化而異,社會對文化要求是否嚴格,越嚴格,影響力就越大。影響力的強弱也要視其行為的社會意義的大小。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環(huán)境下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對人格的影響。
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相關推薦:各地2010上半年自考畢業(yè)證書領取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