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流動資產評估
第一節(jié) 流動資產評估的特點
一、流動資產的內容及其特點
內容:1、現(xiàn)金。2、各項存款。3、應收賬款。4、預付款。5、存貨。6、短期投資。7、其他。
特點:1、周轉速度快。2、變現(xiàn)能力強。3、形態(tài)多樣化。
二、流動資產評估的特點
1、流動資產評估是單項評估。
2、必須選準流動資產評估的基準時間。所選評估基準日應盡可能在會計期末。(便于利用會計資料,簡化評估過程)
3、既要認真進行資產清查,同時又要分清主次,掌握重點。
4、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快,變現(xiàn)能力強。價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資產的賬面價值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流動資產的現(xiàn)值,可以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評估值。評估流動資產時無需考慮資產的功能性貶值因素,而資產的有形損耗(實體性貶值)的計算也只適用于低值易耗品以及呆滯、積壓流動資產的評估。
三、流動資產評估的程序
1、確定評估對象和評估范圍。
2、對有實物形態(tài)的流動資產進行質量檢測和技術鑒定。
3、對企業(yè)的債權、票據、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等基本情況進行分析。
4、合理選擇評估方法。評估方法的選擇,一是根據評估目的選擇,而是根據不同種類流動資產的特點選擇。
從評估角度講流動資產劃分為四種類型:
(1)對于實物類流動資產,可以采用市場法和成本法。
(2)對于貨幣類流動資產,其清查核實后的賬面價值本身就是現(xiàn)值,只是應對外幣存款按評估基準日的國家外匯牌價進行折算。
(3)對于債權類流動資產評估只適用于按可變現(xiàn)值進行評估。
(4)其他流動資產,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
5、評定估算流動資產,產生評估結論。
第二節(jié) 實物類流動資產評估
一、材料評估
(一)材料評估的內容與步驟
1、賬、表與實物數量應相符,并查明有無霉爛、變質、損毀的材料,有無超儲呆滯的材料等。
2、根據不同評估目的和待評估資產的特點,選擇適應的評估價值類型和方法。
3、運用企業(yè)庫存管理的ABC管理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對材料排隊,分清重點,著重對重點材料進行評估。
(二)材料評估的方法
1、近期購進庫存材料的評估。
可以采用歷史成本法,也可以采用市場法評估。
如果是從外地購進的原材料(本地沒有這種材料),因運雜費發(fā)生額較大,評估時應將由被評估材料分擔的運雜費計入評估值;如果是本市購進,運雜費發(fā)生額較少,評估時則可以不考慮運雜費。
2、購進批次間隔時間長、價格變化大的庫存材料評估。
3、購置時間早,市場已經脫銷,沒有準確市場現(xiàn)價的庫存材料評估。
可以通過尋找替代品的價格變動資料來修正材料價格。
可以通過市場同類產品的平均物價指數進行評估。
4、超儲積壓物資的評估。
首先應對其數量和質量進行核實和鑒定,然后區(qū)別不同情況進行評估。
對其中失效、變質、殘損、報廢、無用的,應通過分析計算,扣除相應的貶值額后,確定評估值。
(三)低值易耗品的評估
在庫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與庫存材料評估相同的方法。
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可以采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在用低值易耗品評估值=全新成本價值×成新率
全新成本價值,可以直接采用其賬面價值(價格變動不大),也可以采用現(xiàn)行市場價格,有時也可以在賬面價值基礎上乘以其物價變動指數確定。
不能按照其攤銷方式(一次攤銷或分次攤銷)確定其成新率。
二、在產品評估
(一)成本法
1、按價格變動系數調整原成本。
(1)對被評估在制品進行技術鑒定,將其中超出正常范圍的不合格在制品成本從總成本中剔除;
(2)分析原成本,將非正常的不合理費用從總成本中剔除;
(3)分析原成本中材料從其生產準備開始到評估日止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并測算出價格變動系數;
(4)分析原成本中的工資、燃料、動力等制造費用從開始生產到評估日有無大的變動,是否作了調整,并測算出調整系數;
(5)根據技術鑒定、原始成本的分析及價格變動系數的測算,調整成本,確定評估值,必要時還要從變現(xiàn)的角度修正評估值。
某項或某類在制品、自制半成品評估值=原合理材料成本×(1+價格變動系數)+原合理工資、費用×(1+合理工資、費用變動系數)
2、按社會平均工藝定額和現(xiàn)行市價計算評估值。
某在制品評估值=在制品實有數量×(該工序單件材料工藝定額×單位材料現(xiàn)行市價+該工序單件工時定額×正產工資、費用)
3、按在制品的完工程度計算評估值。
在制品評估值=(單件)產成品重置成本×在制品約當量
在制品評估值=(總)產成品重置成本×在制品完工率
相關推薦:2009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2009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真題匯總
全國09年10月自學考試《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