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述題
1、試述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答:成本計算是通過按成本對象對直接費用的匯總,對間接費用的歸集與分配,對對象的總成本、單位成本和完工產品及在產品成本的計價。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是各種成本計算中最穩(wěn)定且都少不了的一般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有:①直接成本計算法是解決直接費用如何計人產品成本的方法;②間接成本計算法是解決間接費用如何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③完工成本與未完工成本計算法是解決總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如何劃分的方法。
2、試述固定資產修理的分類及各自的財務處理?
答:固定資產修理按其修理范圍的大小和修理時間間隔的長短,一般分為經常修理和大修理。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用的帳務處理:由于經常性修理所需的修理費用較少,支出比較均衡,因此,一般都在發(fā)生時直接計人當月費用。其借方登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帳戶,貸方登記“原材料”等帳戶。固定資產大修理的帳務處理:由于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額大,其處理方法可采用:(1)預提方法:根據大修理計劃,在預計大修理支出的基礎上,于固定資產使用期內平均預提大修理費用。(2)待攤方法:將實際發(fā)生的可在一年內攤銷的大修理費用先計入待攤費用,然后平均攤入各月有關費用。(3)一次直接記人費用成本法:這種方法適用修理費在各期比較均衡,其處理是直接記人費用或成本。如果大修期較長,則應先通過“在建工程”,然后轉入“預提費用”或“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賬戶。
3、什么叫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有何聯(lián)系和區(qū)別?兩者在會計核算上分別采取什么方法?
答:永久性差異是企業(yè)一定時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于計算口徑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間性差異是企業(yè)一定時期由于有些收支項目計人納稅所得時間與計入稅前會計利潤的時間不一致所產生的差額。
聯(lián)系:兩者都是企業(yè)一定時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于計算口徑或計算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區(qū)別:永久性差異在本期發(fā)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轉回。時間性差異發(fā)生于某一時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內可以轉回。永久性差異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應付稅款法”,時間性差異會計核算一般采用“納稅影響法”。
4、試述企業(yè)利潤分配的內容?
答:利潤分配的內容:交納所得稅后的利潤為凈利潤。凈利潤分配主要是:(1)扣除罰沒款項。(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企業(yè)發(fā)生的年度虧損,可以在下一年度的所有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利潤不足彌補,可以在5年內用稅前利潤延續(xù)彌補,延續(xù)5年仍未補足的虧損,則用稅后利潤彌補,還可以盈余公積彌補。(3)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盈余公積金按照稅后利潤扣除前兩項后的10%提取,盈余公積金已還注冊資金50%時可不再提取。(4)提取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職工集體福利設施等支出。(5)分配給投資者利潤(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5、試述集團企業(yè)會計報表的特點?
答:集團企業(yè)會計報表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1)集團內非直屬企業(yè)和非控股企業(yè)財務數據不列入集團會計報表。(2)集團內全資直屬企業(yè)實行相對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報表一般不對外。(3)集團本部對匯編的集團內企業(yè)的對外報表其有關內部結算和往來數據,須進行調整,以一個會計主體對外提供。(4)由集團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會計報表所反映的凈資產的增減比例,應將集團部分合并于集團企業(yè)的會計報表。
6、會計報表有哪些作用?
答:(1)企業(yè)管理當局利用財務報表,可以了解企業(yè)的財務、經營和經營成果的總括情況,便于管理人員揭示矛盾、找出差距、采取措施、改善管理、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并為其生產經營和財務的預決策、計劃提供重要依據。
(2)企業(yè)的投資者、潛在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會計報表的閱讀和分析進行投資抉擇。
(3)企業(yè)的債權人和金融機構,通過會計報表可以了解企業(yè)的資金使用情況和償債能力。以決定債權的收放。
(4)稅務部門通過財務報表,可以了解企業(yè)應納和實際繳納稅金的情況。
(5)國家有關部門利用財務報表,可以了解國民經濟運行和有關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以便進行宏觀調控。
7、帶息票據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答:開出的票據如為帶息應付票據,其面值即貼現(xiàn)值。企業(yè)開出商業(yè)承兌匯票用來采購物資或償債,借記“材料采購”或“應付帳款”等帳戶,貸記“應付票據”帳戶。帶息票據中的應付利息,在核算上有兩種處理辦法:(1)按期預提利息。預提應付利息,借記“財務費用”和貸記。預提費用“。票據到期支付本息時,再沖減預提費用。(2)票據的應付利息若金額不大,可在票據到期日,將利息一次列入”財務費用“。
8、試述外匯核算的原則?
答:企業(yè)外匯核算應遵循如下原則:(1)企業(yè)發(fā)生外幣業(yè)務時,要將外幣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同時登記外幣金額和記帳匯率。(2)所有外幣帳戶的增加與減少,一律按市場外匯牌價折合為人民幣記帳。(3)定期核算匯兌損益。(4)企業(yè)的會計報表應將外幣折合為人民幣反映。(5)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yè),可以外幣作為記帳本位幣,但要求在向政府有關部門報送會計報表時,換算為人民幣。
9、試述資金運動及其兩種狀態(tài)?
答:資金運動是資金由一種形態(tài)向另一種形態(tài)的轉化。包括資金變化、資金循環(huán)、資金周轉,亦即資金籌集、使用、耗費、回收和分配的循環(huán)與周轉,資金運動的起點是資金來源,資金運動的終點是資金運用。資金運動存在兩種狀態(tài):相對靜止狀態(tài)和顯著變動狀態(tài)。資金運動的相對靜止是企業(yè)總體在一定時點的資金運用和資金來源狀況,企業(yè)在一定時點其資金運動的終點即資金運用總是表現(xiàn)為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資產方面,因而資產帳戶余額在一定時點總表現(xiàn)在借方。同理資金運動的起點即資金來源總表現(xiàn)為短期借款、實收資本等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面,因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帳戶余額在一定時點總表現(xiàn)在貸方。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所處的方位則可能相互轉化,即資金運動的終點即資金運用如銀行存款,當發(fā)生一筆經濟業(yè)務時如用銀行存款歸還借款,到銀行存款成了資金來源貸方,短期借款成了資金運用借方,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tài)是經濟業(yè)務引起資金形態(tài)質的變化。
10、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有何異同?
答: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的共同點在于兩者都是為了謀求本企業(yè)經營以外的經濟利益。不同之處有:(1)投資的時間不同,短期投資時間在一年以內,并可隨時變現(xiàn),長期投資時間在一年以上,不可隨時變現(xiàn)。(2)支資的目的和性質不同,短期投資主要利用本企業(yè)暫時閑置的資金購人不是本企業(yè)經營所需能隨時變現(xiàn)的股票、債券等,而長期投資的目的則不僅在于謀取投資收益,而且還在于影響和控制其他企業(yè)以利企業(yè)將來的發(fā)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