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提出“君臣共理天下”的宋代思想家是(。
A.王安石 B.鮑敬言 C.范仲淹 D.司馬光
16.提出“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主張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顧炎武 C.黃宗羲 D.張居正
17.近代思想家中,曾對幕僚專擅司法權(quán)力的現(xiàn)象作了深刻揭露和批評的是(。
A.林則徐 B.龔自珍 C.曾國藩 D.洪仁玕
18.“天下為天下之天下”的主張出自(。
A.龔自珍 B.林則徐 C.曾國藩 D.魏源
19.太平天國時期,最具有發(fā)展資本主義傾向的綱領(lǐng)性文件是(。
A.《天朝田畝制度》 B.《原道救世歌》
C.《資政新篇》 D.《十款天條》
20.在張之洞看來,經(jīng)術(shù)中之“最著者”是(。
A.尊尊、親親 B.親親之義、男女之別
C.尊尊、親親、男女有別 D.刑罰平,結(jié)民心
21.“戊戌變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求強求富 B.改革舊律 C.共和革命 D.救亡圖存
22.“議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說法直接體現(xiàn)的法律思想是(。
A.三權(quán)分立 B.民主政治 C.君主立憲 D.變法維新
23.曾國藩從維護綱常名教立場出發(fā),認(rèn)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結(jié)合點是(。
A.忠信篤敬 B.嚴(yán)刑重法 C.修齊治平 D.一秉于禮
24.《大同書》提出致刑措、達(dá)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
A.去九界 B.開國會 C.設(shè)議院 D.行立憲
25.在梁啟超的觀點中,君主立憲與君主專制的“體”(。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部分不同 D.部分相同
26.在建立君主立憲、實行三權(quán)分立的問題上,康有為著重探討的問題是建立(。
A.代議機構(gòu) B.司法機構(gòu) C.行政機構(gòu) D.憲法機構(gòu)
27.清末法律改革中,針對《大清新刑律草案》展開激烈論爭的兩派是(。
A.改良派與禮教派 B.革命派與禮教派
C.禮教派與法理派 D.洋務(wù)派與法理派
28.清末提出“有其法者,尤貴有其人”的是(。
A.孫中山 B.梁啟超 C.張之洞 D.沈家本
29.孫中山認(rèn)為,民生主義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的兩大問題是( )
A.土地和人力 B.資本和土地 C.人力和物力 D.資本和物力
30.章太炎為了闡述對代議制的否定意見,撰寫的文章是(。
A.《革命之道德》 B.《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C.《代議然否論》 D.《與馬良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yīng)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禮治”是維護宗法等級制的工具,其基本原則有(。
A.男女有別 B.親親
C.長長 D.友友
E.尊尊
32.管仲提出的“國之四維”包括(。
A.義 B.信
C.恥 D.廉
E.禮
33.東漢王充系統(tǒng)批判的學(xué)說是(。
A.天刑論 B.文武張設(shè)
C.禮法兼用 D.天生圣人
E.帝王受命
34.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內(nèi)容包括(。
A.?dāng)喟府?dāng)“以情求之”,不以刑訊為然
B.提高審判效率,勿使滯留
C.確立君主最高權(quán)威
D.強調(diào)宗室與外戚的區(qū)別
E.根據(jù)犯罪具體情節(jié),區(qū)別對待
35.清末法律改革過程中,沈家本撰寫的文章有( )
A.《陳修訂大旨折》 B.《書勞提學(xué)新刑律草案說帖后》
C.《答戴尚書書》 D.《論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之區(qū)別》
E.《法學(xué)盛衰說》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