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01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莊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為論據,是為了論證(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認識是無限的 D.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2.最能切中《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中心論點的一組對應詞語是( )
A.興盛與衰敗 B.天命與人事
C.自滿與謙虛 D.憂勞與逸豫
3.《論毅力》引用孔子、孟子的話來論證成敗的關鍵在于有無毅力,這種論據是( 。
A.歷史材料 B.概括事實
C.名人名言 D.科學規(guī)律
4.為了證明中國歷史上民眾常常處于“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魯迅在《燈下漫筆》中說:統(tǒng)治者往往“‘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這里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
A.例證法 B.演繹法
C.類比法 D.對比法
5.在《鄭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義必自斃”一語指斥的對象是( )
A.武姜 B.公子呂
C.京城大叔 D.鄭莊公
6.下列文章中,既是記人散文,又是文藝隨筆的是( 。
A.《種樹郭橐駝傳》 B.《報劉一丈書》
C.《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D.《答李翊書》
7.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描繪干謁者、權者、門者等人的言行舉止時,運用的筆法是( )
A.略帶夸張的漫畫筆法 B.客觀求真的寫實筆法
C.劍拔弩張的抨擊筆法 D.意在言外的暗示筆法
8.《馬伶?zhèn)鳌芬晃牡年P鍵情節(jié)是( )
A.馬伶與李伶的第一次技藝較量
B.馬伶與李伶的第二次技藝較量
C.馬伶偷以當朝宰相顧秉謙為師
D.華林部夜訪馬伶相與羅拜而去
9.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曾提到“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這是為了闡發(fā)( 。
A.北京秋天的“色彩濃” B.北京秋天的“回味永”
C.南國之秋的“色淡” D.南國之秋的“味淺”
10.屈原《國殤》用于祭奠( )
A.楚國已故的國君 B.為國捐軀的將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 D.在他鄉(xiāng)死去的人
11.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一首( )
A.五言古詩 B.五言絕句
C.五言律詩 D.樂府詩
12.《行路難》中表示對前途仍有信心的詩句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D.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兩句的抒情方式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敘事抒情
14.《關山月》中籠罩全詩可悲情景的詩句是( 。
A.和戎詔下十五年 B.廄馬肥死弓斷弦
C.沙頭空照征人骨 D.幾處今宵垂淚痕
15.從李清照《聲聲慢》詞中“將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詞語看來,這首詞語言上的一個特點是( 。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語
C.采用經史語 D.采用前人詩詞成句
16.在《爐中煤》中,鮮明體現(xiàn)詩人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 。
A.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B.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D.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17.在屠格涅夫《門檻》中,“門檻”的象征意義是( 。
A.革命事業(yè) B.參加革命的條件
C.革命征途上的艱難險阻 D.革命者的獻身精神
18.《風波》中下列典型細節(jié),屬于刻畫七斤形象的是( 。
A.知道張大帥是張翼德的后代
B.知道什么地方的閨女生了個夜叉之類
C.遇事一句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
D.夏天吃飯不點燈
19.小說《苦惱》中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展示了“人與馬”之間的關系。這兩方面又構成了( 。
A.對比關系 B.類比關系
C.象征關系 D.層遞關系
20.《麥琪的禮物》中的兩個主人公是( 。
A.米龍老爹和法朗索阿 B.姚納和姚尼奇
C.杰姆和德拉 D.示巴女皇和所羅門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提出“為文”“立言”的基本觀點有( 。
A.以仁義為本 B.惟陳言務去
C.氣盛則言宜 D.無望其速成
E.無誘于勢利
22.下列作品中主要采用對比方法來表達旨意的有( )
A.《秋水》 B.《五代史伶官傳序》
C.《香市》 D.《論毅力》
E.《馬伶?zhèn)鳌?BR>
23.《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主要類比關系有( 。
A.郭橐駝與“長人者”
B.種樹與治民
C.“他植者”種樹方法與郭橐駝種樹方法
D.種樹“愛之太殷,憂之太勤”,與“長人者好煩其令”
E.“木之性日以離”,與老百姓“病且怠”
24.下列詩歌中寫到月亮的有( 。
A.曹操《短歌行》
B.陶淵明《飲酒》(其五)
C.王維《山居秋暝》
D.杜甫《登高》
E.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5.下列作品中,抒寫愛國激情的有( )
A.郭沫若《爐中煤》 B.聞一多《一句話》
C.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D.屠格涅夫《門檻》
E.高爾基《鷹之歌》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解釋下面劃橫線的詞語。
26.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時:
27.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來:
28.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業(yè)諸侯:
29.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本:
30.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
31.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
32.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際:
33.下官此來,并非擅造潭府。
造:
34.因此受了蠱惑,昧卻靈性而贊嘆者,也還可恕的。
昧:
35.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
致: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說:
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請回答:
A.這里所說的“前一次飛躍”和“這一次飛躍”各指的是什么?
B.從這里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是什么?
C.總體說來,這段議論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37.閱讀《氓》中的兩段: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請回答:
A.這兩段的大意各是什么?
B.指出其中的比興句及其比興意義。
C.從這里看,造成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8.閱讀《米龍老爹》中的一段文字:
一個月以來,烈日在田地上展開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顏開的生活都在這種火雨下面出現(xiàn)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綠的,蔚藍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線相接!心切┫褶r夫身體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蘋果樹正都開著花。烏黑鉤曲的老樹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開它們那些雪白而且粉紅的光彩照人的圓頂…
請回答:
A.這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
B.這氣氛中寄寓著人們怎樣的感情?
C.從全文來看,這是怎樣的敘述方式?
39.閱讀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請回答:A.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從何處可以看出?
B.詩的基本情調是什么?
C.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40.閱讀季羨林《八十述懷》中的一段文字:
我是不是也在做著春天的夢呢?我想是的。我現(xiàn)在也處在嚴寒中,我也夢著春天的到來。我相信英國詩人雪萊的兩句話:“既然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夢想樓前的白楊重新長出了濃密的綠葉;我夢想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綠的大葉子;我夢想著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請回答:A.這里表達了“我”的什么心情?
B.引述雪萊的話有何寓意?
C.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和修辭手法?
五、作文(30分)
41.以《橋》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