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報考已經(jīng)拉開帷幕,一批新生將步入自考大門。筆者對這些考生表示欽佩的同時,也提醒這些自考“新人”,自考中堅持最重要。
近日有位網(wǎng)友問:自考到底難不難?該不該報考?自考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權威性、開放性、靈活性、業(yè)余性等特色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每年自考吸引了大量自學者報考,遺憾的是由于不能堅持,有些考生雖奪門而入,不久便棄門而出。
步入自考,就要根據(jù)自己的實情來定位,確定合適的學習方式,這是堅持的重要一環(huán)。一位自考畢業(yè)生給“一年內(nèi)考兩科都失敗的新生”開出的“藥方”是:選擇一個好的輔導學校全日制學習,多和身邊同學交流,加強約束性。如果是高考落榜生,年齡尚小,就可以選擇一個信譽較好的全日制助學班學習;如果在職業(yè)余學習,不妨在平時“積累”基礎,沖刺時再報個業(yè)余輔導班聽聽串講和重點指導。號準了自己的“脈”,才能“對癥下藥”,堅持不懈。
新生報自考,要堅持長久,合適的方法也很重要。邁入自考大門,第一關就面臨如何選專業(yè)和確定報考門數(shù)。新生報自考,可據(jù)己興趣、未來職業(yè)期望、深造方向等來確定。選好了,才能有動力考下來。第一次報考,相關專家建議考生以報1—2門為宜,以免“貪多嚼不爛”。第一次是個“坎”,一旦失敗會對下次報考有陰影,甚至臨場怯步,乃至放棄自考。
既然選擇自考,就多少對自考有所了解。有人說自考很難,有人說自考容易。試題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有如此差異呢?關鍵在于毅力和汗水。自考生震震用3年考完計算機本科44門課程,后高分考入北航研究生,他說自考不難,那是建立在大量付出的基礎上。如果平時不認真復習,到考場上看著試卷,肯定會感覺太難了。
最關鍵的一點,大家參加自考不應僅為了獲取文憑,更應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習慣。明確了這一點,你就有了持之以恒堅持下來的動力。走出畢業(yè)之門時,你會真正體味到自考的魅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