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六、論述題
1.舉例說明什么是內部屈折。
內部屈折是通過改變詞中語素的部分語音來表示語法意義的一種方式,又稱語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2.舉例說明行事行為的五種類型。
、艛喽ㄊ健嵤┻@種行事行為的句子所表述的命題是可以評價真假的,而說話人則有責任保證所述命題的真理性,如陳述、斷定、堅信、估計、描寫、說明、報導、分析等等就屬此類。(例略,下同。)
⑵指令式。這種行事行為是說話人企圖使聽話人去做某事。它們可能是非常溫和、委婉地請求或建議聽話人去做某事,也可能是非常強烈、堅決地命令或禁止聽話人去做某事,如請求、哀求、命令、指使、建議、允許、忠告、禱告等等都屬此類。詢問可以看作是指令式中的一個特殊的次類,因為它們是說話人試圖使聽話人回答,也就是使聽話人完成一種言語行為。
、浅兄Z式。這種行事行為是說話人保證而且有責任將來去做某事,如保證、許諾、宣誓、發(fā)誓等等就屬此類。從某種意義上講,承諾式可以看作是說話人對自己的一種請求或指使,但又不同于上一類指令式。指令式是說話人企圖使聽話人去做某事,而聽話人卻不一定有責任或義務去做這件事。
、缺砬槭。這種行事行為是表現(xiàn)說話人對于句子的命題內容中所述事情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如感謝、祝賀、贊許、歡迎、道歉、悔恨、痛惜、哀悼等等都屬此類。
、尚媸。這種行事行為是通過以言行事的力量使某一事態(tài)得以存在或實現(xiàn),或引起事態(tài)的變化,如宣告、宣布、宣判、通告、任命、命名等等就屬此類。
3.舉例說明什么是時和體。
時和體都是與動詞相關的語法范疇,表示行為動作的時間和狀態(tài)。時表示行為動作的時間與參照時間(一般是說話時間)的時序關系,一般分過去時、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體表示動作行為的各種階段和狀態(tài),最常見的是完成體和未完成體(或持續(xù)體、進行體),此外還有起始體、繼續(xù)體、中斷體、反復體、短時體(或瞬間體)等等。時和體的關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為一體。如英語有三種時(過去時、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和三種體(一般體、進行體和完成體),可以配合成十六種格式,如所謂過去完成式,就是過去時和完成體。漢語助詞“著、了、過、起來、下去、來著”等也可表示時和體,動詞本身還可以用重疊方式表示短時體(有時有嘗試的意思)。
4.舉例說明句法變換的五種方式。
1)省略
省略是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又稱刪除。一般可分承前省略(又稱順向刪除)和蒙后省略(又稱逆向刪除)兩種。如:(例略)
2)移位
移位是改變詞語的先后位置,又稱易位。如:(例略)
3)插入
插入是在句式變換時添加某些詞語,一般是添加虛詞或助動詞、副詞等。如:(例略)
4)替代
替代是用代詞替換某些詞語。如:(例略)
5)復寫
復寫是在句法變換時重復某些詞語。如:(例略)
5.舉例說明什么是語法形式。
語法形式是反映詞語的組合規(guī)則和語法類別的形式標志,是表示語法意義的形式手段,又稱語法手段。語法形式可分顯性和隱性兩種。顯性語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語序、虛詞、詞綴、重疊及各種語音形式。隱性語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過能否組合、替換、擴展、變換等方式分析抽象出來。如名詞和動詞是不同的語法類別,有不同的語法意義,這種不同的語法類別和語法意義,可以通過顯性語法形式體現(xiàn)出來,也可通過隱性語法形式體現(xiàn)出來。有些語言主要通過不同的詞形變化來體現(xiàn)名詞和動詞的區(qū)別,但有些語言主要通過不同的組合功能來體現(xiàn)。又如“拳頭大”是一個歧義結構,既可是主謂結構,也可是偏正結構,而顯性語法形式沒有什么不同。但作為主謂結構,“拳頭”可以用“什么”替換,“大”前面可以插入“很”進行擴展;作為偏正結構,“拳頭”可以用“多”替換,可以變換為“像拳頭那么大”,但不能插入“很”。這些都屬隱性語法形式的不同。以下介紹幾種主要的語法形式。(例略)
6.舉例說明什么是行事行為。
以言述事完成述事行為,這同時(或者說本身)也是在以言行事,完成行事行為。換句話說,“言之發(fā)”和“示言外之力”都純粹是一種抽象,某一個典型的言語行為,總是既是“言之發(fā)”,同時又是“示言外之力”。行事行為又可以分為五類。
⑴斷定式。實施這種行事行為的句子所表述的命題是可以評價真假的,而說話人則有責任保證所述命題的真理性,如陳述、斷定、堅信、估計、描寫、說明、報導等等就屬此類。(例略,下同。)
、浦噶钍。這種行事行為是說話人企圖使聽話人去做某事。它們可能是非常溫和、委婉地請求或建議聽話人去做某事,也可能是非常強烈、堅決地命令或禁止聽話人去做某事,如請求、哀求、命令、指使、建議、允許、忠告、禱告等等都屬此類。詢問可以看作是指令式中的一個特殊的次類,因為它們是說話人試圖使聽話人回答,也就是使聽話人完成一種言語行為。
、浅兄Z式。這種行事行為是說話人保證而且有責任將來去做某事,如保證、許諾、宣誓、發(fā)誓等等就屬此類。從某種意義上講,承諾式可以看作說話人對自己的一種請求或指使,但又不同于上一類指令式。指令式是說話人企圖使聽話人去做某事,而聽話人卻不一定有責任或義務去做這件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