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標使用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為了便于識別,應當有( )的特征。
A.明確
B.醒目
C.顯著
D.悅目
1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商標局應公告( )。
A.申請在先的商標
B.申請人效益較好的使用商標
C.使用在先的商標
D.在不同地點范圍內(nèi)分別使用
13.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過失犯罪,( )才負刑事責任。
A.法律有規(guī)定的
B.情節(jié)嚴重的
C.造成重大損失的
D.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
14.正當防衛(wèi)中的不法侵害行為達到( )程度,就可進行正當防衛(wèi)。
A.犯罪
B.嚴重危害社會治安
C.具有社會危害性
D.殺人行兇等暴力行為
15.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wèi)的主要區(qū)別是( )。
A.實行的目的不同
B.實行的程度相同
C.針對的行為相同
D.針對的是不法侵害行為
16.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關系是( )。
A.人生觀決定世界觀
B.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C.具有唯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一定是不正確的
D.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一定是正確的
17.職業(yè)理想是指( )。
A.對未來的物質(zhì)、精神、文化方面消費性生活的向往
B.對未來工作部門、工作種類及業(yè)績的向往和追求
C.對未來社會制度和政治結構的追求、向往和設想
D.對未來道德關系、道德標準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18.個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關鍵在于( )。
A.社會輿論
B.傳統(tǒng)習慣
C.內(nèi)心信念
D.評價方式
19.愛科學是指( )。
A.人類知識的總匯
B.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C.第一生產(chǎn)力
D.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人才
20.個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認識,自愿選擇的有利于他人或社會的行為是( )。
A.道德品質(zhì)
B.道德行為
C.道德規(guī)范
D.道德概念
21.能引起交往對象之間產(chǎn)生彼此互相喜歡、尊敬、愛慕的心理傾向的原因或條件是( )。
A.真正的友誼
B.交往的藝術
C.人際關系的基本方法
D.人際吸引因素
22.人生修養(yǎng)的( )指的是一個人進行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心理、審美等自我修養(yǎng)所達到的實踐水平或程度,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自我生命和社會人生的體驗、認識、調(diào)整和控制,達到的總體的精神狀況和修養(yǎng)程度。
A.功利
B.層次
C.境界
D.途徑
二、多項選擇題。
1.西方所謂公法,一般包括有( )。
A.憲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E.商法
2.西方所謂私法,一般包括( )。
A.行政法
B.經(jīng)濟法
C.民法
D.商法
E.環(huán)境法
3.根據(jù)憲法和選舉法的規(guī)定,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有( )。
A.選舉權的平等性與普遍性原則
B.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并用的原則
C.從物質(zhì)和法律上保障選民的選舉權利
D.秘密投票原則
E.代表對選民和原選舉單位負責并受其監(jiān)督
4.現(xiàn)代國家的結構形式主要有( )。
A.單一制
B.復合制
C.邦聯(lián)制
D.聯(lián)邦制
E.國家共同體
5.我國采取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主要因為( )。
A.文化原因
B.歷史原因
C.民族原因
D.國際原因
E.經(jīng)濟原因
6.高等學校學生的權利包括( )。
A.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補助或者減免學費
B.學生可以自由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
C.學生的合法權益法律保護
D.學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規(guī)定的修業(yè)年限內(nèi)學完規(guī)定的課程,成績合格或者修滿相應的學分,準予畢業(yè)
E.學生可以通過完全自由選擇課程獲得學位
7.代于成本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 )。
A.銷售鮮活商品
B.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C.季節(jié)性降價
D.銷售殘次產(chǎn)品
E.因清償債務、轉(zhuǎn)產(chǎn)、歇業(yè)降價銷售商品
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在交易過程中應當遵循( )原則。
A.自愿
B.平等
C.公平
D.誠實信用
E.放權讓利
9.下列關于代理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代理人必須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活動
B.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nèi)獨立作出意思表示
C.代理行為必須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D.代理行為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E.代理人必須受本人委托才可行使代理權
10.在( )情形下,委托人代理終止。
A.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B.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D.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E.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辭去委托
11.財產(chǎn)所有權包含( )。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處分
E.保值
12.對于財產(chǎn)所有權,其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有( )。
A.生產(chǎn)和擴大再生產(chǎn)
B.沒收
C.收益
D.添附
E.無主財產(chǎn)收歸國家或集體所有
13.犯罪預備成立條件有( )。
A.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行犯罪的預備行為
B.行為人尚未著手實行犯罪
C.犯罪人未直接造成嚴重結果
D.行為人在預備階段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E.行為人僅限于謀劃
14.在犯罪中止中,自動放棄的犯罪中止應滿足的條件為( )。
A.行為人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
B.行為人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
C.行為人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
D.行為人必須徹底放棄正在進行的犯罪
E.行為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犯罪結果的產(chǎn)生
15.犯罪集團的主要特征有( )。
A.主體必須是由3人以上組成的
B.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實施某種犯罪的目的性
D.其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E.有明顯的首要人物
16.人生觀對人生的意義表現(xiàn)為( )。
A.調(diào)節(jié)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B.決定一個人做人的標準
C.決定一個人思想意識的性質(zhì)和水平
D.把握人生方向
E.抉擇人生道路
17.在我國,社會理想是指( )。
A.道德理想
B.職業(yè)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E.共產(chǎn)主義理想
18.中國革命道德傳統(tǒng)的基本內(nèi)容是(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C.艱苦奮斗的精神
D.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的精神
E.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
19.社會公德的主要內(nèi)容和要求是( )。
A.遵守公共秩序
B.愛護公共財物
C.講究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
D.做到文明禮貌
E.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20.社會公德的內(nèi)容有( )。
A.遵紀守法
B.保護環(huán)境
C.文明禮貌
D.愛護公物
E.助人為樂
21.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聯(lián)系是( )。
A.人際交往是一切人際關系實現(xiàn)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B.交往的狀況與人際關系發(fā)展程度成正比
C.人際關系又是人際交往的起點和依據(jù)
D.人際關系通過交往表現(xiàn),又通過交往實現(xiàn)
E.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含義不同
22.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 )。
A.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B.爭取祖國統(tǒng)一
C.維護世界和平
D.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E.救亡圖存,英勇抵御外國的侵略
三、簡答題。
1.為什么說法律不是萬能的?
2.簡述理想與信念的關系。
3.為人民服務為什么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4.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基本范疇是什么?
5.試分析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利和義務的特征。
6.現(xiàn)代社會人生修養(yǎng)的根本目標是什么?為什么?
模擬試題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正確答案】 B
2.【正確答案】 D
3.【正確答案】 B
4.【正確答案】 D
5.【正確答案】 B
6.【正確答案】 B
7【正確答案】 C
8.【正確答案】 D
9.【正確答案】 C
10.【正確答案】 A
11.【正確答案】 C
12.【正確答案】 C
13.【正確答案】 A
14.【正確答案】 C
15.【正確答案】 D
16.【正確答案】 B
17.【正確答案】 B
18.【正確答案】 C
19.【正確答案】 D
20.【正確答案】 B
21.【正確答案】 D
22.【正確答案】 C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