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小說《苦惱》中車夫姚納的真正苦惱在于( )
A.兒子死了 B.年老多病
C.生意清淡 D.苦惱無處訴說
2.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一文的主要風格特點是( )
A.淺顯易懂 B.樸實自然
C.柔中寓剛 D.含蓄蘊藉
3.小說《囑咐》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
A.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
B.抗日戰(zhàn)爭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剛勝利,國民黨反動派要來搶奪勝利果實之時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4.魯迅在他的雜文《燈下漫筆》中說:“轎夫如果能對坐轎的人不含笑,中國也早不是現(xiàn)在似的中國了!边@里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
A.諷刺 B.暗示
C.反語 D.比喻
5.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對后唐莊宗李存勖盛衰成敗歷史事實的描述,采用的寫法是( )
A.欲抑先揚 B.欲揚先抑
C.鋪墊 D.烘托
6.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孟子用戰(zhàn)爭中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來論證梁惠王與鄰國國君在治國上并無差別,這種論證方法是( )
A.對比 B.類比
C.借代 D.暗示
7.《米龍老爹》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
A.普法戰(zhàn)爭 B.英法戰(zhàn)爭
C.俄法戰(zhàn)爭 D.英德戰(zhàn)爭
8.陸游《關山月》一詩中貫穿全詩的景物是( )
A.月夜 B.沙場
C.征人 D.秋風
9.韓愈在他的《答李翊書》中用“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為喻來說明( )
A.為文立言要“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力”
B.為文立言要“惟陳言之務去”
C.為文立言要“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
D.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養(yǎng)為根本
10.《石崇與王愷爭豪》寫了石崇以鐵如意擊碎珊瑚樹,這種描寫方法是( )
A.語言描寫 B.細節(jié)描寫
C.人物描寫 D.環(huán)境描寫
11.李斯的《諫逐客書》,從論證方法上看,文章說服力主要來自( )
A.排比對偶聯(lián)翩,氣勢充沛
B.緊扣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心理,切中要害
C.正反論證,利害并舉,是非昭彰
D.論據(jù)充足,事實勝于雄辯
12.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3.《背影》中,作者兩次寫自己當時太“聰明”了,來說明自己年少不懂事時,所采用的手法是( )
A.對比 B.反諷
C.排比 D.側面烘托
14.《趙威后問齊使》一文體現(xiàn)的趙威后的治國思想是( )
A.以民為本 B.以國君為本
C.治國以禮 D.為政以德
15.《李將軍列傳》中說:李廣死時,“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對刻畫李廣形象,這里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
A.對比 B.側面烘托
C.暗示 D.象征
16.《馬伶?zhèn)鳌废葘戱R伶第二次技藝較量大勝,然后再寫他取勝的原因,這種敘述方法是( )
A.倒敘 B.順敘
C.插敘 D.分敘
17.莊子《秋水》一文的主旨是( )
A.驅逐客卿是錯誤的 B.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C.為文立言要以道德修養(yǎng)為根本 D.在宇宙中,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18.《張中丞傳后敘》中刻畫南霽云的形象主要用( )
A.議論 B.描寫
C.肖像描寫 D.細節(jié)描寫
19.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來說明( )
A.梁惠王的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B.秦王的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C.秦王的治國方法與梁惠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D.梁惠王的治國方法與趙威后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2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運用夸張手法的詩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C.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D.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小說《苦惱》中車夫姚納的真正苦惱在于( )
A.兒子死了 B.年老多病
C.生意清淡 D.苦惱無處訴說
2.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一文的主要風格特點是( )
A.淺顯易懂 B.樸實自然
C.柔中寓剛 D.含蓄蘊藉
3.小說《囑咐》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
A.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
B.抗日戰(zhàn)爭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剛勝利,國民黨反動派要來搶奪勝利果實之時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4.魯迅在他的雜文《燈下漫筆》中說:“轎夫如果能對坐轎的人不含笑,中國也早不是現(xiàn)在似的中國了!边@里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
A.諷刺 B.暗示
C.反語 D.比喻
5.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對后唐莊宗李存勖盛衰成敗歷史事實的描述,采用的寫法是( )
A.欲抑先揚 B.欲揚先抑
C.鋪墊 D.烘托
6.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孟子用戰(zhàn)爭中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來論證梁惠王與鄰國國君在治國上并無差別,這種論證方法是( )
A.對比 B.類比
C.借代 D.暗示
7.《米龍老爹》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
A.普法戰(zhàn)爭 B.英法戰(zhàn)爭
C.俄法戰(zhàn)爭 D.英德戰(zhàn)爭
8.陸游《關山月》一詩中貫穿全詩的景物是( )
A.月夜 B.沙場
C.征人 D.秋風
9.韓愈在他的《答李翊書》中用“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為喻來說明( )
A.為文立言要“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力”
B.為文立言要“惟陳言之務去”
C.為文立言要“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
D.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養(yǎng)為根本
10.《石崇與王愷爭豪》寫了石崇以鐵如意擊碎珊瑚樹,這種描寫方法是( )
A.語言描寫 B.細節(jié)描寫
C.人物描寫 D.環(huán)境描寫
11.李斯的《諫逐客書》,從論證方法上看,文章說服力主要來自( )
A.排比對偶聯(lián)翩,氣勢充沛
B.緊扣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心理,切中要害
C.正反論證,利害并舉,是非昭彰
D.論據(jù)充足,事實勝于雄辯
12.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13.《背影》中,作者兩次寫自己當時太“聰明”了,來說明自己年少不懂事時,所采用的手法是( )
A.對比 B.反諷
C.排比 D.側面烘托
14.《趙威后問齊使》一文體現(xiàn)的趙威后的治國思想是( )
A.以民為本 B.以國君為本
C.治國以禮 D.為政以德
15.《李將軍列傳》中說:李廣死時,“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對刻畫李廣形象,這里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
A.對比 B.側面烘托
C.暗示 D.象征
16.《馬伶?zhèn)鳌废葘戱R伶第二次技藝較量大勝,然后再寫他取勝的原因,這種敘述方法是( )
A.倒敘 B.順敘
C.插敘 D.分敘
17.莊子《秋水》一文的主旨是( )
A.驅逐客卿是錯誤的 B.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C.為文立言要以道德修養(yǎng)為根本 D.在宇宙中,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18.《張中丞傳后敘》中刻畫南霽云的形象主要用( )
A.議論 B.描寫
C.肖像描寫 D.細節(jié)描寫
19.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來說明( )
A.梁惠王的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B.秦王的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C.秦王的治國方法與梁惠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D.梁惠王的治國方法與趙威后沒有什么質的差別
2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運用夸張手法的詩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C.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D.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二、多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寡人之于國也》一文說理的主要特色有( )
A.大膽犀利 B.善用寓言
C.抑揚兼施 D.循循善誘
E.對比論證
22.《趙威后問齊使》一文所使用的事實論據(jù)主要有( )
A.鐘離子 B.葉陽子
C.齊宣王 D.嬰兒子
E.子仲
23.《氓》詩中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彼玫乃囆g手法是( )
A.賦 B.比
C.興 D.象征
E.借景抒情
24.《季氏將伐顓臾》所闡述孔子的政治主張有( )
A.治國以禮 B.為政以德
C.有教無類 D.克己復禮
E.兼并顓臾
25.在《紅樓夢·寶玉挨打》一節(jié)中,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有( )
A.賈母 B.王夫人
C.賈寶玉 D.林黛玉
E.薛寶釵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