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05年北京大學理工科碩士研究生考試復試完畢,很多考研學子不得不接受落榜的現(xiàn)實。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還來不及懊悔,就又開始新一輪沖刺———各大高校的海報欄已經(jīng)貼滿了2006年考研輔導班的招生廣告;書店里各種2006年的考研書籍擺上書架———2006年的考研大戰(zhàn)已經(jīng)打響。除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繼續(xù)面對學習的壓力,他們還需要準備好今年考研的花銷。
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報考研究生人數(shù)為117萬多人,假如有一半的學生購買參考書、參加考前輔導班,按照消費的低限計算,全國每年考研消費的總額將至少要超過30億元。
輔導書鋪天蓋地
走進海淀圖書城參考書區(qū),用鋪天蓋地來形容考研書籍毫不過分。其中英語、政治是輔導書的主力。筆者隨意走進一家書店,發(fā)現(xiàn)僅英語輔導書就分為星火、考試蟲、高校等幾個系列。每個系列還自成一統(tǒng),細分為詞匯、閱讀、翻譯、作文等很多本。加上歷年真題、模擬題、講義等,足足排滿了4、5平方米的一大面墻,種類超過100種。
這些書籍都有一個共同點:價格昂貴。一本考研英語詞匯,配上磁帶后的價格為50多元;一本某專家編著的政治輔導書價格也近60元。書店銷售人員表示,他并不擔心銷量:“考研的書雖然貴,但賣得一直很火。”
一位經(jīng)貿大學的學生說,兩年來他花在考研輔導書上的錢就超過1500元。
輔導班多如牛毛
“保證命中率達到百分以上,保證押題率在六成以上……”昨天下午筆者在對外經(jīng)貿大學看到,各種名目的考研輔導班廣告幾乎貼滿了宣傳欄。中國政法大學的肖同學表示,僅最近的一個月,就有啟航、海文、導航、領航等數(shù)家京城考研輔導班到校內做廣告宣傳。
參加輔導班比購買輔導書的花費更上了一個檔次。一位經(jīng)濟專業(yè)的學生對筆者說,去年4月她報了一個英語基礎班和一個政治基礎班,學費加上報名費共計1000元;暑假報了英語強化班,學費300元,12月份的政治沖刺班學費200元,考試前幾天短短幾個小時的政治壓題班,讓她又付出了150元。一年下來,光是報輔導班就花費了1650元。
考研經(jīng)濟難言健康
照此算來,一個考研學生一年花在資料和輔導班上的錢,少說也有2000元,這還不包括營養(yǎng)費等其他開銷。如果是外地來京考生,加上半年的房租水電和生活費,往往要花費1萬元甚至更多。將這個數(shù)字乘以117萬的基數(shù),無疑是一個誘人的巨大市場。在這個市場中獲利最大的是書商、印刷商和民辦培訓機構。
考研已出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趨勢。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在北京,一些“穴頭”(中介者)專門組織各高校知名教授甚至一些封著“考研命題組成員”頭銜的專家四處講課,出資料,流水線作業(yè),以賺取外快。與此同時,民辦培訓機構在“考研經(jīng)濟”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去年8月19日,國家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fā)文,要求全國各研究生招生單位立即停辦針對統(tǒng)考、聯(lián)考以及自命題科目的考前輔導班,考生在選擇考前輔導機構時只能將目標鎖定于民辦培訓機構。
專家分析指出,由于高校擴招以及工作單位對于學歷的要求居高不下,使得本科學生迫于就業(yè)的壓力,紛紛加入考研的隊伍?佳小案邿煌恕睅砹恕翱佳薪(jīng)濟”的盛行,而其根本原因是我國滯后的教育制度同勞動力市場發(fā)展的不匹配,并且與現(xiàn)行的用人標準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