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選擇題
1.確切可考的學校萌芽形式是( )
A.序和成均B.成均和庠C.序和庠D.辟雍和成均
2.古代西方提出的"三藝"是辯證法、文法和( )
A.代數(shù)B.天文C.修辭D.音樂
3.提出"化性起偽"的是( )
A.荀子B.孟子C.孔子D.老子
4.在《勸學篇》中闡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是( )
A.梁啟超B.鄭觀應C.容閎D.張之洞
5.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保存國家教育實力,國民政府將一些著名大學西遷并進行合并.組成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
A,浙江大學B.復旦大學C.天津大學D南開大學
6.下列不屬于北歐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是( )
A.伊拉斯漠B.卡斯蒂格朗C.莫爾D.拉伯雷
7.《理想國》是( )的代表作。
A.柏拉圖B.蘇格拉底C.亞里士多德D.昆體良
8.基佐法案是法國( )時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A.大革命B.七月王朝C.第二共和D.第二帝國
9. 20世紀20年代的“活教育”實驗,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黃炎培B、晏陽初C、梁漱溟D、陳鶴琴
10.1821年美國( )市率先創(chuàng)辦公立中學。
A.波特蘭B.波士頓C.亞特蘭大D.紐約
11.在教育工作中,應恰當把握兒童語言、思維、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積極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這反映了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順序性B.階段性C.差異性D.不平衡性
12.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論的代表是( )
A.多爾B.泰勒C.杜威D.布拉梅爾德
13.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圖爾諾B. 沛西·能C.孟祿D.斯普朗格
14.教育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yǎng)規(guī)格標準、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這說的是( )
A.教學目的B.教育目的C.培養(yǎng)目標D.教學目標
15.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這條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B.啟發(fā)性原則C.鞏固性原則D.量力性原則
16.( )把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四個階段。
A. 桑代克B.羅杰斯C.維果斯基D.皮亞杰
17.多元智力理論是( )提出的。
A.卡特爾B.加德納C.斯皮爾曼D.斯騰伯格
18.以下不屬于行為主義倡導者的是( )
A. 桑代克B.斯金納C.巴甫洛夫D.布魯納
19.教育研究中涉及到的變量有自變量、因變量和( )
A. 相關變量B.他變量C.無關變量D.無(只有自變量和因變量)
20.下列哪一說法不正確?( )
A. 對調(diào)查對象的群體資料必須有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確定群體的基本單位;
B. 遺失被試的資料可能會造成取樣的偏差。
C. 訪問者及介紹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試的反應失真,使調(diào)查資料產(chǎn)生較大誤差。
D. 訪談調(diào)查常常是個人之間進行的,樣本的代表性不會影響訪談調(diào)查的資料價值
二、簡答題
1.“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含義和實質(zhì)是什么?試對它在教育領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2.簡述赫爾巴特關于道德訓練的觀點。
3.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4.簡述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
5.簡述“教育先行”的理論依據(jù)。
三、論述題
1.十八世紀末德國的泛愛主義運動述評。
2.論述教育目的與教育價值的關系。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